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今天说说“电火”,一个存在时间非常短暂的四川方言。
四川方言“电火”,即电灯。因为发电机直到19世纪上半叶才发明出来,又过了几十年才发明了电灯,所以在古代没有“电火”或“电灯”的说法。
电灯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但是电灯在中国的普及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尽管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使用电灯,但电力应用仍然有限,且电费昂贵,电网也不稳定?。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建立了大型区域性电网,电力才逐渐普及到每个村庄?。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电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也得到了普及?。
抛开荧光灯(俗称日光灯)和卤化物灯(工业照明、城市亮化工程照明、商业照明、体育场馆照明以及道路照明等)不谈,下文说的“电火”,都是指民用照明灯的白炽灯。因为早在白炽灯被LED灯替代之前,“电火”的方言说法就已经逐步消失了。
作为一个70后,笔者记忆中的“电火”,一直都是昏暗泛黄的浅暖色。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业社会时期,川西坝子相对富庶,“电火”安装相对还是比较早,只不过经常停电。
但我的脑海中,一直有一个遥远的婴幼儿时期的记忆,就是某天晚上,昏暗的“电火”随着灯线忽然不停的来回晃动,直到长大了,才知道那是发生了地震。查资料,是发生在1976年8月16日22时06分的四川松潘-平武7.2地震。
七八十年代,虽然有了电灯,但是电力不足,处于随时都可能停电的状态,有时被人们戏谑的称为“屙尿灯”,就是半夜三更起床撒尿时很多时候有电,但往往需要真正使用的早晨和晚上,没电。所以那时主要的照明工具,还是煤油灯,辅以蜡烛。来电了,才能“照电火”。
我上小学的八十年代,特别会做煤油灯。用完的墨水瓶,盖子开个孔,用铝制牙膏皮包着筷子卷一段五六厘米长的细管。再用粗点的棉线折叠几次,做成约10厘米的一束,穿过铝皮管。再把铝皮管通过墨水瓶盖的孔插入墨水瓶,大功告成!
那时候经济都不宽裕,普通人家用的“电火”,通常是15瓦和25瓦的,条件好点的,会用一两盏40瓦的。遇到办大事做席,才会用到100瓦的灯泡,通常都是找村上的电工借用。
过去电力部门还是国家单位,叫电业局,没有企业化。农村日常安电、布线等,都是没有编制的大队电工。他们的工资,不是国家发,而是在每家每户收电费时,额外按一定规矩加所谓的“挥度”作为他们的收入。我记得有段时期都是最低按5度收取。比如用了1-4度电,都按5度收。5度或以上,额外加1-3度。
现在一个月动不动用几百度电的人,真的不要惊讶,因为那时候电视都还没普及,用电的地方只有电灯。
那时大家都不宽裕,养成了节约的习惯,都是人走灯熄。我记得我二爸(即二伯)特别节约,甚至晚上吃过饭洗了碗没出门也就关灯了,每个月差不多都只用1度电。我还劝我二爸,说“你用4度还是给5度的钱,何必那么节约呢?”
“电火”一词,应该在90年代之后,逐渐说的人就少了,感觉很多年没有听到过了。晓得“电火”说法的,都是有很多回忆的中老年人了。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