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才知道,他们说的是“箸子”,这是“筷子”在川北岷江方言岛片区的普遍称谓。
原来,“箸”是“筷子”的古称。
《说文》:箸,饭觭(jī)也。从竹,者声。
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南唐·静筠二禅师《祖堂集》卷九《涌泉和尚》: “才具尸罗, 便寻祖道而参石霜,便问: ‘学人初入丛林,乞师指示个入路。’ 霜 云: ‘我道三只箸子抛不落。’”
《荆楚岁时记》“正月十五日”记载:“今州里风俗,望日祭门户。其法先以杨枝插于左右门上,随杨枝所指,仍以酒脯饮食及豆粥、糕糜插箸而祭之。”
《水浒传》第六回: “智深随即跟到里面,看时,见绿槐树下放着一条桌子,铺着些盘馔,三个盏子, 三双箸子,当中坐着一个胖和尚。”
《红楼梦》第四十回: “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
和筷子有关的着名故事,当属《三国演义》曹操、刘备两人“青梅煮酒论英雄”: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
如今人们常用的“筷子”一词,实际上是到了明朝时期才开始被广泛使用的。而它的诞生竟然还与当时社会所盛行的避讳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背后隐藏着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哦~
明·陆容《菽园杂记》:“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此皆俚俗可笑处,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
在中国古代的吴中地区,也就是现今的苏南和上海一带,那里的渔民们对于避讳之事极其讲究。在他们的心目中,最为惧怕的便是船“住”。所谓船“住”,即意味着船只停滞不前,这不仅代表着潜在的危险,更直接预示着无法捕鱼,进而失去经济来源。正因为如此,渔民们在平日的言语交谈中对“住”字避而不谈,取而代之的则是“快”字。
这样一来,无论是在餐桌上还是在日常交流中,“快”这个字都成为了他们频繁使用的词汇,希望借此给自己带来好运和丰收。这种独特的语言习俗,无疑反映出了吴中地区渔民们的文化传统以及他们对于平安顺遂、丰衣足食生活的热切期盼。
明·李豫亨《推蓬寤语》也记载一些士大夫常常说筷子,以致于忘了箸的本名。
明代民间将“箸”称作“快”,后来又加上了竹字头,有了“筷”字。这一民间称呼未被官方认可,《康熙字典》就只收录“箸”,而未收“筷”字。但是“筷”还是流行开来。
在四川,筷子还有籇杆的称谓。这种说法来源于过去川东沿江谋生的船工,他们靠这东西吃饭,一语双关:靠籇杆谋生活,用“籇杆”吃饭,并流传到大部分四川地区。
把筷子说“籇杆”这个说法如今已少见,现今一些60岁以上的人群偶尔会说起。笔者倒是从小就听过的,但不习惯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