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战争债券

两日后,《明报》上接连刊登文章,介绍奴儿干都司的前世今生,介绍那里的东珠、皮毛、山参等特产,介绍黑龙江每年洄游的大马哈鱼和鳇鱼,介绍大森林里的各种木材。

特别用两天四版的篇幅,隆重介绍了奴儿干平原上的黑土地,不仅能种北方的小麦、高粱、菽类,还能种植南方的水稻,朝廷推广的新作物玉米,特别适合在黑土地上种植……

这一系列文章的推出,在民间兴起一股奴儿干热,相对于不是干旱就是水灾的内地十三省,奴儿干简直就是一块肥美的处女地,等待着人们去开发。

这样一块好地方,可惜被后金占去,士可忍孰不可忍!民间收回奴儿干的呼声,越来越大,有士子开始向《明报》投稿,请求朝廷派兵,收回奴儿干。

甚至有御史,开始上折子,要求朝廷收回奴儿干!

为此,裕安太后又召开了两次顾问小组会议,大明的高层,终于统一了认识,决心派兵收回奴儿干都司。

但钱从哪里来?

又过了两天,《明报》上刊登了一则消息:为了派出军队收回奴儿干,朝廷决定发行“东北土地债券”。

实际上就是太后张蔷设计的战争债券,为了更有吸引力,改为土地债券,具体说来,就是朝廷以奴儿干的黑土地做抵押物,向全国民众借钱。

债券为五年期、十年期,年利率为五到八分,期限越长,利率越高。

偿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到期付清本息,另一种,是以奴儿干地区的黑土地做为偿还物,一两银子,到期可置换五亩黑土地!

此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心,激起轩然大波,并随着《明报》的发行,将激起的波浪,漫延向全国。

承接债券发行业务的中央银行,和城投集团的建设银行,都设立了专门发行债券的柜台,派专人为客人答疑解问,办理购买手续。

英国公府,成国公朱纯臣、定国公徐希,还有几家侯、伯等勋贵,平日里难得聚拢,今日里都找借口,前来拜望英国公张维贤,张家的客厅里,坐满了公侯。

“公爷,一两银子五亩黑土地?”前成国公朱纯臣,摩挲着汝窑茶杯光滑的杯壁,双眼放光,瞪着英国公问道。

张维贤是顾问小组成员,参加过太后的高导会议,是京城里勋贵圈子里的领军人物,大家都喜欢来他这里,打探一些朝廷机密,向他讨讨主意。

发行土地债券的消息一刊登出来,这些人都跑张家讨主意来了。

张维贤手里,正拿着那张登载着消息的《明报》,其实,报纸上的说明,比太后在顾问小组会议上,讲得更详细,报纸面对的,毕竟是普通百姓,向他们介绍土地债券这种新生事物,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