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景阳宫,东暖阁里,龙座上的朱皇帝,看着一声不吭的关宁旧将们,心中了然,重重的咳了一声。
一个个武将,眼神飘忽,左右局促,站立不安啊。
很明显,这帮人呐,还是放不下,心中有点畏惧自己这个皇帝。
这是好事啊,知道怕就好,朱雍槺可不是胆小懦弱无能的大明天子,也会砍人的。
“首先”
“朕代表大明朝廷,欢迎你们,来到大西南”
“你们这些人,能放下昔日的恩怨,投入大明朝廷,证明你们很有眼光,是诚心实意的”
“其次”
“朕也要感谢你们,送来了家眷”
“当初,在磨盘山的时候,王屏藩,王辅臣,高得捷,夏国相父子,他们投了朕”
“但是,他们的旧部,还有几千人,大部分的家眷都在汉中”
“你们做了好事,能让他们阖家团圆,也是大功一件”
“你们从汉中,一路南下,过来的时候”
“应该听了不少吧,方侍郎是你们的老相识了,他是吏部左侍郎,也是朕的心腹谋士”
“还有,夏老将军父子,也是朕的大将,一个统兵3千精锐,一个管着新兵营”
“所以说,大家既然来了,就放开点”
没错,两世为人的朱皇帝,开场白就是安抚人心。
太明显了,这帮吴三桂的家属和旧将,忐忑不安,有点局促了啊。
朱皇帝要想重用他们,肯定就得给定心丸,否则以后就难办了。
更何况,这帮人确实是有诚意啊,带了那么多家眷过来,安定了吴三桂旧部的人心。
这部分人,可不少啊,总计有三四千人。
特别是夏国相父子的旧部,在潞江安抚司,临阵叛清投明,干掉了张国柱。
投诚的时候,足足有两千多人,遍布明军各营,能让他们家眷团聚,自然是大好事了。
“咚咚咚”
“陛下圣明”
“末将吴应麒,愿为陛下效死”
“末将吴三风,愿为陛下效命”
“末将谭洪、、、”
、、、
下面的这帮人,站了半天,终于听到朱皇帝的安慰,赶紧站出来,再次磕头,大声吼着效死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