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曲线救国

大宋圣天子 青衣散人 4149 字 2个月前

一方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些方法日后好研究出反制策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文渊投行服务。作为头号大宋帝国官方扶持对象战略级合作伙伴,民间第一大战略投资企业,许多政策都是由内部指导作为领头羊的。

陈家内,由于赵宇这个半个穿越者导致陈棠江这个穿越者基本上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只能好好学习,等到她成年之后,帝国的环境就能转变过来,她也不用嫁人,可以在职场上大杀四方。

陈棠江刚从京城附小放学回来,就发现自己的父亲陈杰云在研究一本书。正是《大宋帝国公司商业规章管理方案》。过了许久才发现自己的女儿回来,连忙放下了自己手中的书,笑着开口问道:"怎么样?加入成功了没有?"

最近几年,尽管对教育事业高度重视,但由于资金问题,相关工作只能缓慢推进。京城地区的标准公共教学点正逐步升级为小学,并在各小学设立了学联会,类似学生会。然而,与其他学生会不同,这里的学联会并非毫无用处,它不仅可以作为履历的一部分,而且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想要加入忠卫社等相关组织、获得学府的推荐,还是将来进入更高等的学府,都将拥有明显的优势。此外,学联会还属于双重组织,由地区的学生专门管理部门负责,而非仅仅归属于学校。

这也就是为什么陈杰云让陈棠江一定要想办法加入学联会的原因之一。不过,陈棠江虽然进去了,但只拿到了一个小职务,毕竟经常在这卧虎藏龙学联会的职务,不仅仅是要靠学生自己的能力去竞争,也需要一点儿东西。

汇报了相关的事情之后,陈棠江好奇的问道:"父亲也开始关注公司的事情呢?"陈杰云点了点头,陈家的实际产业除了济平农业集团一定份额的股份,多数都是依靠家族基金会的白梦(白日做梦,类似于虚拟货币,完全是靠炒起家,负责炒的是帝国有关部门的人)产业,但这玩意儿的特点是涨和跌都非常的厉害就这样说,今天你资产业可能值个几百万两纹银,明天有可能连十几文钱都值不了。陈家这庞大的资额产业,也就是看上去好看,实际上可能值不了多少钱。

那白梦产业到底是如何形成市场的呢?答案就是赌和眼光。在这个市场里,波动非常巨大,有时候,今天还只值一文钱的物品,到了明天就可能飙升至十几两白银!因此,这个市场的参与者们需要在价格低谷时果断买入,然后在高价时迅速出手,主打一个靠眼光和赌,毕竟谁能猜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呢?正因如此,每天都有许多人因为这个白梦市场而暴富,但同时也有很多人因为破产而跳楼。当然,这个行业的入门门槛极高,普通老百姓根本没有机会涉足其中。

陈杰云心中清楚,尽管陈家在白梦市场上如鱼得水,但这种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气。他深知好运不会永远相伴,因此决定在资产仍然有价值时转向实体产业。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就在他刚刚萌生出这样的想法,尚未开始考察市场和确定公司范围之际,一场商业体系的重大变革——公司制度的启动——悄然降临。

按照标准还没有开始营业挣钱就得投入一大笔钱。陈棠江,出于好奇,也接过了文案,拿过来一瞅,好家伙按这套制度,大宋帝帝国就没几家企业能达到这套标准,我至年下国企都差点味道,不过好在这空子还不少。

第一扶持性关联企业不算在内,所谓扶持性关联企业,是指因为国家政治工程需要而设立的附属乡代企业。比如隶属于大宋帝国中央报社直属的第一印刷厂,尽管可能并不符合标准,但由于其特殊地位和作用,被特别批准获得公司名额。此外,还有一些类似的情况,如一些年关企业今年起为了调控粮价,大宋帝国对供应体系及农庄体系进行了微调,开辟了一批小范围的收购行。这些收购行直接与农庄进行物资交换,将初级农产品收购上来后,再统一贩卖,并将一些常规类产品分配到各个供应社内。这种方式既能稳定市场价格,又能满足民众需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地区的供应商体系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原因是出于政治需要而设立。同时,这部分利益的大头实际上被外戚集团所掌控。因此,对于这些特殊企业,可以适当放宽审核标准,采取特事特办的方式处理。

第二类则是那些荣军企业。如今,随着军队的不断更新换代,许多军官和士兵都开始逐渐退役。尽管国内正处在大规模建设时期,基层岗位大量空缺,但其中一部分需要留给普通民众以及旧有势力集团作为交换条件,因此仍有不少人处于无家可归的境地。国有企业虽然能够接纳这些人员,但数量有限,无法全部容纳。其余的选择要么出国成为雇佣兵,要么在国内的民营企业寻找工作机会。对于那些愿意大量吸纳退伍军人的企业,政府是允许其酌情处理相关事宜的。

小主,

还有很多专门设计的空子可以钻,陈棠江很快就想出了方法。扶持性联管企业,让国企一家独大,后果非常严重,所以赵宇是有意无意的在扶持一些民企,让他们能在一些领域和国企同台竞争。

虽然说收购公司是要让外戚集团拿大头但是也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其他产业入股,当然这个入门门槛是有一点的,纯老百姓肯定是没有资格的。

先是从资额市场取出一百万两作为资金,通过关系拿到了一个地区的收购行名额,然后再与一位外戚集团的人,一起合资办公司。天下从来不缺聪明人,很快就有不少业内人士通过空子成功拿到名额,仅仅一天,在登记中心登记的公司就达二百五十六家。

在登记中心内部,一家名为江南制船公司的企业映入眼帘。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涵盖了船只制造、修缮与管理,以及船员培训和售卖等多个领域。其规模属于中等型,拥有一支庞大的员工队伍,共计三百五十六人。经过严格的审核材料报备程序后,相关部门将会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深入调查,以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只有在通过审核后,才会正式下达批复文件。一旦获得批准,该公司便有资格在江南公所挂牌上市。今年年底,将出台一项新的方案,规定从今以后,江南公所只接受公司的上市申请,并允许民间企业吸收公共资金。然而,这一系列的手续繁多且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

不过大宋帝国人口多,总有符合条件的和曲线救国,拿到名额的。仅仅仅一周时间,就有上千家公司拿到批复名额,但多数,都是走曲线救国的路线,征按标准走,除了国企就没几个有实力。

这也开始了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大鱼吃小鱼的时代。大量的民间作坊被不断的吞并收购整合。并且通过紧急应急条例,多代产品同一出现在市场上,市场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结一句话就是优胜劣汰。多家产业进入合作阶段,同时不得不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和支持。

为此,科研部经慎重考虑,公布了七百八十五项特种科技使用专利,允许向民间抛售。(大宋帝国中掌握的科技其实不在少数,但是出于维稳和相当方面的需要,不可能一伙子就放出去,而是逐步逐步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