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温情,则是一种能让他们自己认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自我约束。温情也不是如思想品德那样翻看一下书本过过味道就可以,它或许是个故事,是首歌,是段视频,也可以是张图片。
通过老师生动注入情感的语言陈述它,让学生们能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温暖与爱,或是沸腾的正义。
每天唤醒一下学生们的温情,打架斗殴或许就不会再发生,宽容理解也将四处可见。
就像墨家的非攻,兼爱一样。倘若每一位学生都能把他人当作多年的朋友,遇到不熟的也能淡得如女生之间的闺蜜般融洽,那该多好!
再进一步,社会中或许就会少很多犯罪分子,尤其是青少年年龄段,并多出拥有正义感的人。
等到哪一天你看见一个乞丐的第一个念头不是避开视而不见而是立马掏出腰包给予施舍时,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的爱的温情社会。
到那时候,法律也就成了虚设,因为每人心中都有一条无形的法律,那就是温情。
当今,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和仪容仪表,管管纪律,以为道德不需要培养自己就会慢慢形成。
那我可以很明确地说,倘若再这样下去,学生心中的温情只会隐藏得越来越深,可能一尘不变,也可能变为负数,但绝不可能出现增长。等到哪天人们没有灾难,募捐,真正达到和谐的那一天,也就是温情消亡之时。
最后一提,也许有人会说,学生的课程本来就很紧,哪来的时间去挤一节“温情课?”
温情课不同于其他的课程,重点就在于它温情二字,它可以是一分钟,可是是午休前的一段小故事,也可以是下课的一次互动。这是十分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叛逆期的学生来讲。
说实话,我所听到的高中的午间新闻或音乐欣赏的意义远远低于讲一段正能量的温情故事。新闻或是音乐,学生们也只是听一听,最多唏嘘一番便完事了,除了消遣之外还有什么用场呢?
而温情,起码可以让学生心里多出一丝温暖,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少一点隔阂与陌生,还有那如影随形般的冷意。
2015年10月29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