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远和他手下的大臣无非是互相利用,各取所需。这些大臣眼见着皇帝对薛远一点点疏远,也越来越不受薛远控制了。
薛远为了自保果然自断羽翼,将沈琅宠信的几位大臣不是制造意外暗杀就是制造罪证收押。
沈琅趁机在这些职位上安排了自己的人,等薛远醒悟过来,为时晚矣。
本来薛远以为皇帝要对他动手了,可沈琅没有。不仅嘉奖了他,而且对他又开始亲近起来,这让薛远一直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究竟要干什么。
太后这一边到不觉得有什么,沈琅跟以前肯定是有不同的,帝王总是要成长,她也欣慰自己孩子长大了。沈琅的性子她了解,只要她想做的事从没有忤逆过她,所以只要她还是太后一日,薛氏一族的荣华就不会断。因此,也叫薛远安心。
这一点薛远也是知道的,所以他才会选择自断羽翼,毕竟断了还能长回来。
太后和薛远后知后觉中,朝堂已经开始风起云涌了。
这一年,在谢危的谋划下,他让钦天监将后宫子嗣与大乾气运联系在一起,迫使太后花更多时间在后宫上。
这段时间太后忙着给皇帝选妃,没怎么跟朝中大臣往来。这正好给了沈琅部署的时机。
几月后,得沈琅暗示有大臣在朝堂上重提还政之事,太后本想和之前一样让薛主导含糊盖过去就行,待上朝结束后再和这些没长眼的大臣秋后算账。
可这次不同,他们提出当年先皇被叛军所杀乃为国殇,按理太后应为先皇殉葬,次之也要为先皇守皇陵这件事。
当时太后借口太子年幼需要监国,而其他两位皇子公主也年纪尚小需要照顾,便在薛远一派的扶持下监国至今。
帝王年幼,而薛氏一族势大,他们即使不服也无法撼动分毫。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皇帝已成年,且和这些大臣私下谈过亲政的想法,这送上门的功劳,大臣自然不会不要。
于是朝堂之上,台下众多大臣在沈琅的安排下开始死谏,更是将前朝后宫干政祸乱朝廷的事情拿明面上来说,太后薛氏看这一个个吃里扒外的东西直接被气昏在朝堂上。
沈琅假意收押、贬黜那些大臣和薛氏迂回,薛氏知道自己这次是不得不还政了,于是也给沈琅面子,提出选完皇后便不再早朝。
大乾六年,沈琅立薛氏远亲郑氏为皇后,自此太后薛氏还政,退于后宫。
帝王亲政大赦天下,那些在朝堂上被沈琅收押和贬黜的官员官复原职,有些还破格提升。
仁寿宫中,太后悲喜交加,对身边的冯公公说:“皇帝,终究是长大了!”
冯公公自是拍好马屁两边不得罪:“太后仁慈,圣上英明,定能保我大乾江山永固。”
“冯公公,你叫人去查查皇帝近两年和哪些大臣走的近。”
皇帝是会成长,可这突然的改变让薛氏不得不怀疑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这点谢危和沈琅都料到了,所以早半年前,他们将最终计划拟定后,沈琅便寻了个小错处将谢危贬出京城了,如此任薛氏怎么查也难怀疑到谢危头上。
距离上次见谢危至今,才不过两年,沈琅果真如谢危所言得以亲政,这让沈琅不得不对谢危刮目相看。
这一年沈琅亲薛远一派提拔了众多大臣,但明里暗里又疏远薛远本人。久而久之,薛远内部就出现了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