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话聊琼瑶(251)

沟壑出路 少青婷 4295 字 9天前

“琼瑶阿姨走了,感觉好像一个时代的记忆都被封存了起来。”我轻轻叹了口气,端起桌上的咖啡抿了一口。

同事小李深有同感地点点头:“是啊,想当年咱们上中学的时候,谁没在课桌里偷偷藏过几本琼瑶小说呢。我还记得我为了看《还珠格格》,天天晚上守在电视机前,作业都差点顾不上写,那时候小燕子、紫薇她们的故事可太吸引人了。”

旁边的张姐笑了笑说:“我那会看琼瑶的书,满脑子都是那些浪漫的爱情画面。像《一帘幽梦》里费云帆对紫菱的深情,让我觉得爱情就该是那么纯粹又轰轰烈烈的。也因为她的书,我对爱情有了很多美好的憧憬,甚至在找对象的时候都不自觉地会去和书里的男主角比较。”

小赵也凑过来搭话:“我觉得琼瑶对咱们这代人的影响可不只是在爱情观上。她的文字那么细腻,从她的小说里我才开始真正理解什么叫情感的表达。像《梅花烙》里那些人物之间的爱恨纠葛,虽然现在看来有些狗血,但当时真的是看得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也让我学会了在写作文的时候怎么去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我接着说道:“没错,而且她的作品还让我们了解了很多传统文化元素。那些古色古香的庭院描写,还有人物的服饰、礼仪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不过现在再看,有些情节确实有些拖沓和不切实际了。”

小李耸耸肩:“但不管怎么说,她的作品陪伴了我们整个青春啊。那时候的我们,跟着她的故事一起哭一起笑,那些时光是再也回不去了。”

张姐微微眯起眼睛,仿佛陷入了回忆:“还记得那时候和闺蜜们一起讨论琼瑶剧里的角色,为了谁更可怜、谁更深情争得面红耳赤。现在想想,真是幼稚又美好。”

小赵笑道:“说不定以后我们的孩子看到这些作品,会无法理解我们当年为什么会那么痴迷呢。但对我们来说,琼瑶就是我们 80 后青春岁月里一抹独特的色彩,永远都不会褪色。”

大家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各自回味着那些与琼瑶作品相伴的往昔岁月,在这个午后,缅怀那个用文字编织了无数浪漫梦境的人。

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老王缓缓开口道:“你们还记得《情深深雨蒙蒙》里依萍在大雨中去陆家要钱的场景吗?那股倔强和无奈,还有对生活的抗争,当时真的触动到我了。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也不好,看到依萍为了家人咬牙坚持,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种在困境中努力挣扎的感觉,特别能让人感同身受。”

我微微点头:“确实,还有书桓和依萍之间的爱情纠葛,他们在战争背景下的分离与重逢,那种对爱情的不确定和坚守,让我们体会到爱情并非一帆风顺。这也让我们在面对自己感情时,多了几分理解和包容,明白感情需要双方共同去呵护与经营。”

小李眼中闪着光:“对呀,而且《新月格格》里新月对努达海那份不顾一切的爱,虽然在现在的价值观下备受争议,但当时却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可以如此强大,强大到能冲破世俗的枷锁。它让我们思考爱情与伦理道德之间的界限,拓宽了我们对情感深度的认知。”

张姐叹了口气:“琼瑶的作品总是能这样,轻易地拨动我们的心弦。不管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她都能将其中的微妙之处描绘得淋漓尽致。就像《婉君》里婉君在几个男人之间的情感徘徊,她的迷茫与无助,我们好像也能真切地体会到,仿佛我们自己就置身于那个庭院深深的世界里,与角色们同呼吸共命运。”

小赵接口道:“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情感共鸣,才让她的作品在我们心中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记。即使岁月流转,那些故事中的情感依然鲜活,每当我们回忆起来,还是会被深深打动,这也许就是经典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同事小陈也加入了讨论:“说起琼瑶作品的情感共鸣,《青青河边草》里小草的遭遇令人心疼。她无父无母,在世间孤苦伶仃,却始终怀着一颗善良纯真的心。那种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对亲情的执着,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寄住在亲戚家,内心的不安与对父母陪伴的期待。”

我深有感触地说:“还有《水云间》中梅若鸿的爱情与理想的冲突,他在绘画艺术与多个女子间的情感纠结,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在情感和追求面前的挣扎。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常常在梦想与现实、爱情与责任之间徘徊不定,不知道该如何抉择,琼瑶把这种矛盾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小李接着说道:“《海鸥飞处彩云飞》里杨羽裳和俞慕槐之间的爱情误会与错过,真的很让人揪心。他们因为身份的误解而历经磨难,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也会因为一些无端的猜疑和巧合,差点错过重要的人或事。看到他们最终解开误会相拥,我们也跟着松了一口气,仿佛自己的爱情也得到了圆满。”

小主,

张姐说道:“琼瑶笔下人物的情感都极其浓烈,像《烟锁重楼》中七道牌坊下禁锢的爱情,那种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决心,让我们为他们的勇敢而喝彩。这也让我们反思现代社会虽然没有了封建礼教,但仍有一些无形的枷锁限制着我们追求真爱,而我们是否也有他们那样的勇气去打破。”

小赵最后总结道:“琼瑶作品中的情感是多元且复杂的,无论是哪种情感都能在我们不同的人生经历中找到映照,所以才会让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她用文字为我们的内心世界绘制了一幅色彩斑斓又饱含深情的画卷。”

这时,一直默默倾听的老陈推了推眼镜,缓缓说道:“你们知道吗?琼瑶对于死亡的选择,其实也和她作品中的浪漫与执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一生都在书写爱情、生命与灵魂的交融,在她的观念里,死亡或许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就如同她笔下那些爱得深沉的角色,即使面临生死离别,爱情也依然在精神世界里永恒。”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确实,她倡导自然死亡,希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能保有尊严和自主。这就像她作品中常常传达的对自由的追求,无论是爱情中的自由选择,还是生活里的随心而活。她不愿被过度的医疗手段束缚在病床上,失去感知美好的能力,这是她对生命质量的一种极致追求,也是对自己人生美学的坚守。”

小李轻声说道:“也许她觉得死亡就像一场告别之旅,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优雅地退场。就像她故事里那些在爱情巅峰时毅然离去的角色,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和最美的回忆。她希望自己的死亡也能如此,在还未被病痛完全磨灭意志和风采之前,平静地走向另一个未知的世界,给这个世界留下的是那个充满才情、书写浪漫的琼瑶形象,而不是被病痛折磨得憔悴不堪的模样。”

张姐微微叹了口气:“这也反映出她对生命的透彻理解。在她的创作中,生死常常是相伴而生的主题,她用作品中的人物命运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而她自己对于死亡的选择,更是一种亲身的诠释。她让我们看到,生命有其起点和终点,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像她一样,用自己的方式去定义生命的每一个阶段,包括最后的告别。”

小赵接着说:“她对死亡的选择深意,其实也是在向读者传递一种价值观。生活要活得精彩,死亡也要死得其所。她的作品影响了我们的爱情观、人生观,而她对待死亡的态度,也在促使我们去思考,在生命的尽头,我们该如何抉择,如何让自己的一生画上一个符合自己心意的句号。”

“琼瑶阿姨走了,感觉好像一个时代的记忆都被封存了起来。”我轻轻叹了口气,端起桌上的咖啡抿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