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大朝会

众臣见状,立刻齐刷刷地跪地,双手伏地,行三叩九拜之大礼,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在宫殿的上空回荡,气势恢宏。

朱由校走上龙椅,稳稳坐下,轻轻抬手,说道:“众爱卿平身。”声音虽不洪亮,却也透露着帝王威严。众臣缓缓起身,垂手而立,大朝会正式开始。

与此同时,吏部尚书周嘉谟率先出列。他身材倒是高大挺拔,面容刚毅,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睿智。

他拱手向朱由校行礼,声音洪亮清晰:“陛下,臣吏部尚书周嘉谟,有本奏。”朱由校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周嘉谟清了清嗓子,开始有条不紊地汇报近期的吏部事务。“陛下,近日各地官员任免之事,已按例完成。只是其中有些偏远地区,官员调配困难,臣等正竭力协调。还有关于科举事宜的筹备,各项流程虽已在推进,但因涉及范围广泛,短期内恐难以完成。”

天启朝的第一次科举殿试,我在天启二年初,但古代行政效率低下,吏部、礼部的官员要早早的准备,所以此时汇报倒也算是合情合理,毕竟国子监的大儒出题也是需要时间的。

内阁首辅方从哲接着上前一步,补充道:“陛下,周尚书所言极是。这些事务虽看似琐碎,但关乎朝廷根基,且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望陛下能多些耐心。”

众臣们听着,脸上皆是一副习以为常的表情。这些内容在每次大朝会上都或多或少会被提及,早已没有了新鲜感。朱由校坐在龙椅上,身体微微前倾,一开始还能认真聆听,但渐渐地,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耐烦,眉头也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周嘉谟敏锐地察觉到了皇帝的情绪变化,心中暗自叫苦。他深知这些事务虽然繁杂琐碎,但却十分重要。然而,皇帝已然表现出不耐,他也别无他法,只能加快语速,说道:“陛下,臣定会督促各部属,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办事效率,不辜负陛下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