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美好映照丑恶的本质
- 技巧分析:
将美好事物作为一面镜子,通过其反衬出丑恶的本质,是一种能够让读者更加清晰、深刻地认识到丑恶到底丑陋在何处的有效技巧。当美好的纯净、善良、真诚等特质与丑恶的虚伪、狡诈、残忍等特质相互对照时,丑恶在美好这面镜子的映照下无所遁形,原本可能被掩盖或者被读者忽视的丑恶本质便会被放大、凸显出来,从而加深读者对丑恶的批判以及对美好的向往。
例如,用纯真无邪的儿童视角去看待成人世界中的虚伪、狡诈等丑恶行为,儿童的纯真就越发凸显出那些行为的不堪。儿童由于涉世未深,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是简单而纯粹的,他们凭借着本能去相信他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善恶有着最直接的判断。当成人世界中的那些复杂的、充满利益纠葛的丑恶行为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的不解、疑惑或者失望等反应,就像一束光照亮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丑恶,让读者从儿童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些行为,进而真切地感受到其丑陋和不合理之处。
同样,美好的情感、高尚的品德等也能起到映照丑恶的作用。比如一个充满奉献精神的主人公,在一个自私自利、互相推诿责任的群体中,他的付出和担当就会反衬出其他人的冷漠与自私,让读者看到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是多么违背公序良俗,多么令人不齿。
- 布局步骤分析: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美好元素,这可以是特定的人物形象,比如天真烂漫的孩子、品德高尚的老者等;也可以是纯净的情感,如真挚的友情、无私的亲情等;或者是某种代表着正义、善良的价值观。将这些美好元素巧妙地与丑恶元素放置在相近的情节场景中,让两者产生关联和互动,使它们之间形成一种自然的对比关系。
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要逐步构建起两者的对照情境,让美好与丑恶在具体的事件中相互碰撞、相互映衬。比如,在一个社区里,大家为了争夺一个公共资源而各怀心思,都想着自己能多占些便宜,这时有一个年轻人站出来,倡导大家公平分配、互相帮助,这个年轻人所代表的美好品德就与其他人的自私丑恶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结局处,着重从美好角度去审视、描述丑恶,通过美好元素的视角或者感受来揭示出丑恶在美好映衬下的原形,强化两者之间的反差效果,引导读者的情感倾向。可以描写在美好一方眼中,丑恶行为是多么令人失望、愤怒或者痛心,让读者感同身受,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丑恶的本质,并且在内心深处更加珍视和向往美好。
- 举例:
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狂人”虽然被旁人视为疯子,但他那追求真相、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洞察以及内心深处尚存的人性本真的美好,与周围那些遵循旧礼教、麻木不仁甚至参与“吃人”的人们的丑恶形成了鲜明对照。“狂人”始终怀着对真理的渴望,试图去揭开那个被封建礼教所笼罩的社会的虚伪面纱,他发现周围的人看似正常,实则都在无形中践行着“吃人”的礼教,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邻里关系,都被这种丑恶的思想禁锢所扭曲。
结局处,“狂人”的呐喊,更是用他的清醒与美好映照出了那个封建、愚昧社会中丑恶的思想禁锢和人吃人的残酷现实。他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希望能打破这种丑恶的循环,让下一代不再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压迫和虚伪的世界里。读者通过“狂人”的视角,深刻感受到了丑恶的可怕以及对美好人性觉醒的急切呼唤,也对封建礼教的腐朽本质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进而反思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以及人性在封建枷锁下的扭曲与沉沦。
(六)美好在丑恶中坚守
- 技巧分析:
描绘在恶劣的、充满丑恶的环境中,美好依然坚定地坚守着自身,不屈从于丑恶的侵蚀,这一技巧旨在彰显美好品质的难能可贵和强大力量,给读者传递出无论外界如何黑暗,内心的美好都值得坚守的正能量,激励读者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不良诱惑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保持内心的善良与正直。
在这样的情节设置中,丑恶环境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社会背景层面,可能是处于战乱、独裁统治或者道德沦丧的时期,整个社会充斥着暴力、不公、欺诈等丑恶现象;人际关系方面,周围的人大多都被利益驱使,相互算计、背叛,缺乏真诚和信任;具体的事件冲突里,主人公所秉持的美好理念往往会遭到来自各方的打压、嘲讽甚至迫害,面临着巨大的阻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美好坚守的体现则是主人公在这种艰难处境下,依然不放弃自己的信念、道德准则和善良本性,哪怕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也义无反顾。他们或许会在内心经历挣扎,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与丑恶划清界限,用自己的行动去维护美好,成为黑暗中的一束光,让读者看到人性的光辉在恶劣环境中依然能够闪耀。
- 布局步骤分析:
在创作前期,要着力营造出一个丑恶充斥的大环境,通过对社会背景、风俗习惯、人们的普遍行为等多方面的描写,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那种压抑、黑暗的氛围。例如,描写一个被日军侵占的城市,街道上到处是巡逻的日军,百姓们生活在恐惧之中,汉奸们为了讨好侵略者而出卖同胞,各种苛捐杂税让人们苦不堪言,整个城市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丑恶环境设定。
同时,塑造具有美好品质的人物形象,赋予他们坚定的信念、善良的内心以及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他们在面对重重困难和丑恶诱惑时的挣扎与坚守,比如主人公可能会面临日军的威逼利诱,让他出卖抗日志士的信息,而他一方面要考虑家人的安危,内心十分纠结,但另一方面又深知民族大义,最终还是坚守住了自己的底线,拒绝了敌人的要求。
在结局部分,强调其坚守所换来的成果或者意义,哪怕只是精神上的胜利,也要让读者感受到这份坚守的价值。比如主人公虽然因此遭受了日军的折磨,但他的行为激励了身边更多的人加入抗日的队伍,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也让民族的气节在黑暗中得以传承,让读者明白美好在丑恶中顽强坚守的伟大意义,从而在内心深处受到触动和鼓舞。
- 举例:
老舍的《四世同堂》中,在被日军侵占的北平城,那是一个充满了侵略的丑恶、汉奸的无耻等黑暗现象的环境。日军的残暴统治让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物资匮乏,生命安全时刻受到威胁,而那些为了一己私利投靠日军的汉奸们,更是助纣为虐,帮着侵略者欺压自己的同胞,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
但祁家老小以及众多普通百姓中的一些人,如瑞宣,尽管面临着生活的艰难、敌人的威逼利诱,却始终坚守着民族气节、家国情怀这些美好的品质,没有被丑恶同化。瑞宣作为家中的长子,深知自己肩负着照顾家庭的责任,但他同时也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内心一直渴望为抗日事业贡献力量。他虽然不能像弟弟瑞全那样毅然投身到抗日的前线,但他在后方通过自己的方式,比如暗中支持抗日活动、教育下一代铭记民族仇恨等,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在小说结局,虽然经历了无数伤痛,但他们的坚守让读者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人性的光辉,也让人们明白美好在丑恶中顽强坚守的伟大意义。祁家在历经磨难后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希望和对国家的忠诚,而那些在抗战中坚守的普通百姓们的精神也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更多人心中的抗日热情,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奠定了基础,让读者深刻体会到在黑暗时期,美好坚守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它能够支撑人们度过艰难岁月,迎来光明的未来。
(七)丑恶引发对美好的反思
- 技巧分析:
通过呈现丑恶的行为、后果等,促使读者去反思与之相对应的美好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一技巧能够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社会、人性等层面的问题,让小说具有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避免简单地停留在对丑恶的批判或者对美好的歌颂上,而是激发读者主动去探寻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构建和维护美好的世界,使小说的结局更具启发性和思考价值。
当读者看到小说中所展现的丑恶现象,如人与人之间的恶意竞争、社会的不公平、人性的扭曲等,以及这些丑恶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破坏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让人们陷入痛苦和绝望等,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与之相反的美好状态应该是怎样的,进而思考怎样才能避免丑恶、重建美好,这种思考过程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美好与丑恶的相对性,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影响。
- 布局步骤分析:
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要详细描写丑恶现象以及其带来的连锁反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展现丑恶对人物、对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让读者切实感受到丑恶的危害。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件来体现,比如描写一个公司内部,员工为了升职加薪,不惜在背后诋毁同事、窃取他人的工作成果,导致整个团队氛围变得紧张压抑,同事之间相互猜忌,工作效率低下,原本和谐的职场环境被破坏殆尽,让读者看到这种丑恶的职场竞争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后果。
在结局处,不要急于给出明确的美好结局或者解决办法,而是通过一些暗示、留白或者人物的思考等方式,引发读者主动去思索怎样才能避免丑恶、重建美好,调动读者的思维参与度。比如,在描写完公司内部的丑恶竞争后,结局可以是主人公在经历了这一系列事情后陷入沉思,他回想起曾经团队刚组建时大家互帮互助的美好时光,然后思考着未来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团队重新找回那份和谐与信任,但并没有直接给出具体的做法,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和思考,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去设想可能的解决途径,这样更能激发读者深入探究的兴趣,使小说的结局具有开放性和深度思考的空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举例:
在莫言的《蛙》中,小说围绕着计划生育这个特殊时期的复杂社会现象,展现了其中出现的各种丑恶,比如部分人为了完成任务采取的极端手段、人性在政策执行与传统观念冲突下的扭曲等。在故事中,有些基层工作人员为了达到计划生育的指标,不顾孕妇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强行实施引产等措施,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夫妻之间因此产生矛盾,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一些妇女更是在身体和心理上遭受了难以磨灭的创伤,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这些都是丑恶现象所引发的连锁反应,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了这种特殊背景下人性和社会层面的复杂矛盾以及丑恶行为的危害。
到结局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而是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反思等,让读者去思考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怎样的生育观念、怎样的人性关怀才是真正美好的,引导读者对社会发展、人性道德等方面进行深刻反思。主人公回忆起过去农村里人们对新生命的期待、大家庭的温馨场景,同时也思考着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如何能更好地平衡国家利益和个人权益,如何在执行政策时给予人们更多的理解和关怀,让读者在阅读结束后,依然会沉浸在这种思考之中,使小说的结局具有了开放性和深度思考的空间,促使读者去进一步探讨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类似的复杂问题,避免人性在政策执行等情况下再次陷入丑恶的扭曲之中。
(八)美好成为丑恶的终结
- 技巧分析:
设定美好具有足够强大的力量,能够成为终结丑恶的关键因素,这种美好可以是真挚的情感、正义的行动或者群体的智慧等,传达出积极的信念,即美好的事物是能够改变现状、战胜邪恶的,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希望和力量,相信无论面对多么强大、多么恶劣的丑恶势力,只要人们坚守并汇聚美好的力量,就能够迎来转机,打破黑暗,走向光明的未来。
当美好作为终结丑恶的力量出现时,它不是孤立的、偶然的,而是在整个故事发展过程中逐渐孕育、成长起来的,是众多美好元素汇聚而成的一股强大合力。比如,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团结协作,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或者困难时,这种美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力量;又或者主人公凭借着内心的正义感,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用智慧和勇气去揭露、对抗丑恶,最终带动身边的人一起战胜邪恶。
- 布局步骤分析:
在故事前期要让丑恶势力显得强大且具有一定的顽固性,通过描写其雄厚的资源、阴险的手段、严密的计划等,让读者感受到它是一个难以战胜的强大对手。例如,在一个玄幻小说中,反派是一个修炼邪功的魔道巨擘,他掌控着庞大的黑暗势力,手下高手如云,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多年来一直在暗中策划着颠覆正道、统治整个修仙界的阴谋。他设下重重陷阱,让许多正道门派防不胜防,不少正义之士都惨遭毒手,整个修仙界都被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凸显出其强大的压迫感。
同时,慢慢展现美好力量的孕育、成长。可以从一些小人物的善良举动、正道门派之间逐渐建立起的信任与团结开始描绘,比如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弟子,虽实力尚弱,但心怀正义,总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传递着温暖与善意,这份小小的美好如同星星之火,慢慢汇聚起更多志同道合之人。各个正道门派也在一次次共同应对魔道小股势力的侵扰中,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开始互通有无、互帮互助,智慧与勇气在他们之间传递,美好力量就这样悄然孕育、不断壮大。
在结局时,安排美好力量与丑恶势力正面交锋,并且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让美好以合理的方式战胜丑恶,比如凭借勇气和团结瓦解了恶势力的阴谋等,要突出美好在这个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关键价值。比如在最终的大战中,年轻弟子凭借自己在历练中领悟的独特功法,找到了魔道巨擘邪功的破绽,而正道各派在相互配合下,组成了威力强大的阵法,将反派的手下一一牵制住。尽管战斗过程异常艰难,正道一方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最终还是成功地击败了魔道巨擘,终结了他的丑恶阴谋,让修仙界重归安宁。在描述这场交锋时,要着重刻画美好力量一方每个人物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以及他们之间默契配合的细节,让读者清晰地看到正是这些美好的品质汇聚在一起,才发挥出了足以战胜强大丑恶的力量。
- 举例:
在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中,人类面对三体文明这个强大且充满侵略性的“丑恶”存在(从人类生存角度来看其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文明延续属于一种威胁性的丑恶),在漫长的对抗过程中,人类的勇气、爱、科学探索精神等美好品质不断汇聚,像章北海的坚定、罗辑的智慧等都成为了对抗三体文明的关键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起初,三体文明凭借着远超人类的科技水平,向地球发起了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他们派出的智子锁死了人类基础科学的发展,庞大的三体舰队朝着地球浩浩荡荡驶来,人类在这场实力悬殊的较量中显得无比渺小和脆弱,仿佛面对的是不可战胜的黑暗命运,整个世界都陷入了绝望与恐惧之中,这充分展现了丑恶势力的强大和顽固。
然而,人类并没有坐以待毙,在漫长的岁月里,美好力量开始孕育成长。章北海深知人类与三体文明的巨大差距,为了给人类保留文明的火种,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过人的胆识,毅然决然地带领一部分舰队逃离太阳系,为人类的延续奠定了基础;而罗辑,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学者,在历经磨难后,凭借自己对宇宙社会学的深刻理解和超凡的智慧,悟出了黑暗森林法则,以此威慑住了三体文明,让其不敢轻举妄动,为人类争取到了宝贵的和平发展时间。
最终,人类凭借这些美好品质以及相关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被毁灭的命运,实现了对三体威胁这种丑恶的终结(虽然故事后续还有更多发展,但在阶段性结局上有此体现),让读者看到美好在宏大宇宙背景下对抗丑恶的强大作用。人类的团结、勇气、智慧等美好因素,在这场关乎存亡的星际对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了打破黑暗、迎来生机的核心力量,也让人们相信,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邪恶,只要坚守和汇聚美好,就有可能创造奇迹,书写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
(九)丑恶的伪装被美好揭开
- 技巧分析:
构建情节让丑恶一开始以某种伪装的形式存在,隐藏在看似正常或者美好的表象之下,然后通过美好事物的介入或者发展,逐步揭开丑恶的伪装,制造出情节上的反转和震撼效果,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和可读性。这种技巧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同时也深刻展现了人性中隐藏的复杂和阴暗面,以及美好对于真相的执着追求。
丑恶的伪装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人物伪善的面具,表面上对人热情友善、乐于助人,实则心怀叵测,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是阴谋的隐蔽包装,将恶意的计划隐藏在看似合理合法、冠冕堂皇的项目或行动之中,让人难以察觉。而美好事物的介入则可以是善良单纯的主人公凭借自己的直觉、敏锐的观察力或者对正义的坚持,开始对一些看似不对劲的地方产生怀疑,进而展开调查;也可以是一群秉持美好品德的人,在共同追求真相的过程中,逐渐接近并撕开丑恶的伪装。
通过这样的情节设置,故事充满了悬念和紧张感,读者会随着主人公的视角,一步步深入到故事之中,想要一探究竟,当最终丑恶的真面目被彻底揭开时,那种强烈的反转效果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整个故事更具戏剧性和感染力。
- 布局步骤分析:
精心设计丑恶伪装的方式,这需要考虑到故事的背景、人物关系以及情节发展的合理性。比如在一个校园题材的故事中,某个老师平时在学生和同事面前总是一副和蔼可亲、认真负责的形象,深受大家的喜爱,他经常主动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这就是他伪善的面具。但实际上,他是为了掩盖自己利用职务之便,私自收取家长贿赂、在考试中帮助学生作弊以获取回扣等丑恶行径。
同时安排美好一方在不经意间或者经过探索逐渐靠近真相。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描写来引导美好一方的怀疑,比如主人公发现这位老师在帮助学生时,总是对某些家境富裕的学生格外殷勤,而且在一些重要考试后,那些成绩原本不佳的学生却突然取得了异常优异的成绩,这些蛛丝马迹让主人公开始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于是决定暗中调查。
在结局处,让美好一方成功撕下丑恶的伪装,揭示出其真面目,在描述时要注重细节的呈现,如人物表情、心理等的变化,让这个揭开伪装的过程充满戏剧性。比如主人公经过一番努力,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在一次全校大会上,当众揭露了这位老师的丑恶行为。此时,可以描写老师从最初的故作镇定,到被揭穿后的惊慌失措、脸色煞白,再到试图狡辩却又无言以对的狼狈模样,而主人公则是一脸坚定,心中充满了为正义发声的自豪和欣慰,台下众人也从最初的震惊到对丑恶行为的愤怒,整个场景通过细致的刻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这种情节反转带来的震撼效果。
- 举例:
在紫金陈的《坏小孩》中,张东升一开始在众人面前是个文质彬彬、关爱妻子的好丈夫形象,这是他的伪装,而其内心却谋划着阴险的杀人计划,是丑恶的。他带着岳父岳母去爬山,在山顶上还亲切地为他们拍照,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和谐温馨,让人丝毫不会怀疑他的用心。然而,就在老人摆好姿势、毫无防备的时候,他却狠心地将他们推下了山崖,这突如其来的反转,让读者第一次见识到了他隐藏在伪善表象下的丑恶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