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他好,我才好!

北宋小厨师 南希北庆 3065 字 3个月前

李奇道:“这钱票是我一手策划的,我是商人,最了解商人的心思,你大可放手去做,他们都会争先恐后要与朝廷合作。”

白浅诺欣喜道:“夫君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李奇对于白浅诺当然是信心百倍,道:“但是任何事都得从长远出发,这钱票可是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所以你在挑选商人参与这一次发行的时候,一定要切记,不要根据他们的身份地位来判断,应该要根据他们的生意覆盖面来看,换而言之,他们的生意越贴近生活,百姓与他们互动的越多,就越佳,因为这样一来,钱票流动的范围就越大,而且,你们商务局得尽快准备了,要赶紧推出钱票,因为后面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白浅诺嗯了一声,道:“我会加紧准备的。”说着她突然想起什么似得,问道:“夫君,日本的事?”

李奇道:“我交给了燕福。”

“她?”

白浅诺略带一丝担心道:“你全都告诉她了?”

李奇点点头道:“这事原本由我去是最适合不过了。但是我现在根本无法抽身,我也想过让骨欲前去,但是骨欲去的话,跟牛皋有些重合了,她们都是擅长打仗,而燕福深通政治之道,能够很好的弥补牛皋的不足,我也是再三思量,才决定告诉她的,其实她早已经猜到一些。”

“什么?”

白浅诺惊讶道:“你说她早已经有了猜疑呢?”

李奇嗯了一声。道:“你应该知道,在我刚到三衙上任后,她帮我很多忙,直到现在,那时候我们虽然都有隐瞒,但是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大宋好,所以我们其实是知根知底的,但是自从南征以后。我和她渐行渐远,特别是到了燕云,她看得出我有事情瞒着她的,她知道我很了解她。如果是对大宋有利的事,我一定不会介意与她商量,除非---。”

白浅诺道:“除非你与大宋南辕北辙。”

李奇点点头。

白浅诺道:“可是她姓赵。”

李奇笑道:“但她同样也是我的妻子,如果我相信你。而不相信她,这对我们每个人都不公平,而且迟早有一日她会知道的。这晚说不如早说。”

白浅诺略带一丝诧异的瞧了眼李奇,随即嫣然一笑,道:“夫君,我相信你不会看错人的。”

“别说我对此是深信不疑,就算我看错了,我也不会后悔,在我策划这一整套计划时,我已经做好失败的打算,所以我对我走的每一步,都不会感到后悔。”

话虽如此,但是李奇脸上却挂着自信的笑容,又道:“目前谈这些还为时尚早,毕竟我们的军队可能还是刚刚登陆日本。对了,最近秦桧有什么动作?他可是一枚关键的棋子。”

白浅诺道:“如你当初所言,他最近在朝堂上并没有任何动作,一心一意的在安排关于军粮调用的事宜,但是他妻子王氏却是动作频频,据我所知,王氏与张春儿在西京洛阳等地合作开了几家酒楼,而且还在洛阳开了一个当地最大的造纸印刷的作坊,王氏还依靠张春儿的人脉与不少粮商搭上了关系。”

说到这里,她皱眉道:“可是秦桧才刚刚上任不久,他又是出自寒门,家中能有多少钱财,怎么可能一下子开展这么多生意,这里面一定有猫腻。”

李奇轻笑道:“就凭秦桧是少宰,很多少商人都求着与他合作,而且根本不需要他出本钱,他能发展这么快,也是理所当然的。”

白浅诺道:“那就证明他们中间还是有私相授受。”

李奇道:“但是这并不违法,随着商人的地位提高,官商联营,也是大势所趋,为官者,首先要服众,要是不能服众,那你这官这做不得长久,有些事情你必须得做出让步,如果你这也不准,那也不准,那么只有逼这些大官走上一条贪污的道路,毕竟他们可不是圣人,无欲无求,所以适当给予他们一些生存空间,才能更有利的发展,这官员去做买卖,总比去贪污要好,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朝中的一品大员都不去贪污,那么地方上的官员就更加不敢。”

白浅诺道:“可是一旦时日久了,难免会出现官商勾结的现象,这与官官相护没有差别。”

“你说的不错。”李奇点了下头,又道:“这就需要律法来平衡,生存本来就是各凭手段的,而人类比起动物来,最大的差别是因为人类的世界存在着规矩,不管他们怎么做买卖,只要不违法就行了,所以立法院才是关键所在,这世上永远不会出现人人平等的现象,我们能做的只是让大家在律法这一层面上做到人人平等,至于生死贫穷,那就得看个人了,谁也帮不了你。如今立法院还有很多缺陷,这是一条漫漫长路啊!”

白浅诺听得微微叹了口气,一个人的能力和生命实在是有限,纵使有三头六臂,相比起一个国家来,实在也是杯水车薪。倒也不去多想了,因为多想无益,“哦。还有一件事,那王氏最近又在准备什么女人会,我看八成还是秦桧授意的。”

李奇道:“这我知道,宜奴已经告诉我了。”

白浅诺一愣,这封姐姐向来不管这些事的,怎么可能会跟夫君说这事。递去两道疑惑的目光。

李奇直言道:“她想当这会长。”

“这---?”

白浅诺大惊。

李奇道:“她的初衷还是想为我和师师出点力。”

白浅诺黛眉皱起,道:“这女人会可不是闹得玩的,如今那女人保护法已经震动全国了,此时不管是谁成立女人会都会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的,这绝非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