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款飞机的量产问题,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
众人闻言,纷纷陷入了沉思。他们知道,量产歼一并非易事,需要克服诸多技术难题和生产挑战。
然而,他们也深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是荡寇镇航空工业腾飞的起点。
片刻之后,一名工程师率先发言:“李公仆,我觉得歼一的量产问题其实就是发动机的获取问题。
咱们的歼一虽然基本都是通过购买相应的零部件组装而来,但除了发动机之外的零部件并不算昂贵,仅需要一百多万公仆币。
这也意味着,只要咱们掌握了这款600匹马力发动机的生产技术,歼一咱们想要多少就能生产多少了。”
李浩轩听后点点头,他明白这位工程师所说的话的分量。
发动机一直是航空工业的核心,掌握了发动机的生产技术,就等于握住了航空工业的命脉。
“你说得对,”李浩轩肯定地说道,“发动机的生产技术确实是我们量产歼一的关键。”
“不过……关于这款发动机的量产问题,咱们已经有外贸部的同志去着手解决了。”
“就在今天,已经有几位贸易员的同志乘坐着飞机或者轮船离开了华夏,前往了鹰酱、毛熊、约翰牛等列强国家。”
“他们的使命,便是在那些国家中寻找并收购相关的高新科技企业,或是建立生产线。”
“这样一来,我们便能够借助外部力量,迅速突破发动机生产的瓶颈。”
“也就是说,对于咱们荡寇镇的同志们来说,初期的相关核心技术将会直接从这个时空进行购买。”
“然后大家再以此为基础,借助商城中的民用产品或者相关专业书籍,迅速自主研发并更新换代,确保咱们能在未来的科技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李浩轩的这番话让在场的众人精神为之一振。
他们明白,一旦外贸部的同志们能够成功完成任务,那么歼一的量产化进程将大大加快。
“李公仆,要是发动机问题能解决的话,咱们歼一的产量就只跟相关领域的优秀工人的多少和熟练度有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