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联想到之前吃的那些又香又浓稠的米汤,以及鸡汤里那些淡淡的药材味道,顾逢月越发觉得自己看不透这家人了。

为了赶在年前到达京城,宋家人第二天一早就开始出发,他们需要拿的东西不多,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一个背篓,这是宋春临提前准备好的,里面装着一些简单的行李跟少量的干粮,主打就是掩人耳目用的,其实他们最重要的物资都在宋春临的空间里藏着呢。

宋大庄让顾逢月坐在独轮车上,顾逢月起先还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被宋大庄一用力给抱上了车。

简易的车板上铺了一层薄棉被,宋秦氏又给顾逢月披了一件新做的棉袄,里面用的还是棉被里拆出来的棉花,比顾逢月往年穿的袄子都要暖和,惹得顾逢月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要不是他没衣服穿,那他肯定会拆开来看里面填充的东西是什么。

他们已经脱离了大部队,所以也不用迁就谁,一路上宋家人都脚步轻快,宋春临用异能规划好了路线,原来跟着村里人必须从山脚绕一大圈,路程是翻山的三四倍那么远,优点大概就是比较安全。

有宋春临在,宋家人并不担心安全问题,没发现他们在躲在山里的这半个月,一次危险也没有遇到吗。

现在的宋家人对宋春临的空间有着蜜汁自信,觉得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空间解决,宋春临也没解释,得到空间已经很匪夷所思了,再来个木系异能,他怕宋家人被刺激得太过,受不了。

按原计划,他们三天就能下山,下了山再走两天估计就能到达禹州府城,要是跟着村民们走,起码还要多走两天。

山路比较难走,独轮车过不去,顾逢月便自己下来,让宋春生扶着走,带着他这么一个伤患,宋家人行进的速度并不算快,并且在下午的时候就选好了一处避风的山坳露营。

宋春临凑到宋秦氏那边,假装从背篓里拿出做饭用的陶锅,还有今天要吃的食材。

中午宋家人都是啃的饼子,宋秦氏前些日子做好了放空间里的,今天晚上宋春临实在想喝汤,所以晚饭是番茄蛋花汤,主食依旧是饼子。

现代的杂粮做出来的饼子自然比古代的粗粮饼子要香,而且入口也没有粗粮的那种苦涩味,顾逢月很早就发现了,这家人虽然嘴上说没粮食,但是日常的吃食却并不含糊,不光有精米面粉,还有一种他说不出来的黄色的面食,那是宋秦氏用玉米面跟小麦面粉混合烙出来的馍馍,没有纯小麦面粉那样充满麦香,但味道也很好,有独特的玉米香气。

顾逢月自然是不认识玉米的,但他的嘴巴能吃出来,并且,他还发现这家人似乎从不会为了吃水而发愁,虽然每天都能看见他们提着水袋回来,但顾逢月依然觉得哪里不太对。

看着忙来忙去的宋家人,最终顾逢月还是压下了心里的疑惑。

不管这宋家人是山精还是鬼怪,总之也没有害他的心思,他又何必深究别人家的秘密呢。

晚饭虽然只有饼子,但番茄蛋花汤管够,宋秦氏还往里面撒了些路上挖到的野葱叶,给汤增添了一些风味,让大家都爱不释手,喝了个肚儿圆。

“好喝!娘,我还要!”宋春生喝光了自己那满满一碗番茄蛋花汤后,又找宋秦氏续了一碗,宋秦氏无语的给了他一勺,暗自感叹自从知道春临的空间里可以种植以后,她的这个大儿子跟小儿子便越发的能吃了,宋秦氏有些发愁,这俩吃货,将来可别吃成两个大胖子,不然还怎么找媳妇?

宋春生跟宋小宝自然是不知道自家亲娘心里的担忧,宋小宝更是无忧无虑,跟哥哥们一人捧着一个碗,喝得那叫一个开心。

吃饱喝足后,几个孩子围在一起逗弄着宋小宝,他现在已经会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了,就是不论见了谁都喊‘哒’,生气了就嗷嗷叫唤,宋春临深刻怀疑他是不是背地里跟狼学的。

顾逢月吃完饭后照例吃下宋春临给的药,他也不问对方药从哪里来的,仰头就把药吞了,宋春临非常满意对方的知情识趣,要是换一个咋咋呼呼天天追着他问的人,估计宋春临早把对方扔山里喂狼了。

顾逢月吃的药里有安眠成分,没多久他就彻底睡死过去,宋春临又给他戴上了眼罩,塞了耳塞,宋秦氏给他盖上了被子,一切安排好后,宋家人才聚集到火堆旁,小声的聊天。

宋小宝依偎在宋阿麽的怀里,抱着自己的小奶瓶吨吨吨喝奶,宋春临挨个给宋家人分发一片钙片,三年的旱灾让宋家人全家上下都营养不良,不光是小孩子,就连宋大庄跟宋秦氏也一样,常年吃不饱饭让两人身上都瘦的只剩下骨头,之前瞧着宋大庄壮硕,其实都是骨头架子撑起来的,上次受伤后,宋大庄好像失了精气神一样,整个人都消瘦了下去。

宋春临瞧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才有了那半个月的疯狂进补,好歹是让宋家人都长了一些肉,摸起来不再是只有骨头了。

吃完钙片,宋家人开始闲话家

常,因着有顾逢月在,大家聊的都是一些陈年往事,比如早年宋老爷子在县里给人当掌柜的趣闻,以及他们多次提到的小二。

在宋家人断断续续的讲述中,宋春临终于知道传说中的小二是谁了,那是他从未见过的宋二叔。

宋家老二是在宋春生出生的那一年去参军的,所以宋春临从未见过他,就连宋春生也对这个二叔没什么印象,只知道宋二叔当兵后曾寄过一封家书,后来便再也没有了音讯。

顾逢月喝了满满一大碗疙瘩汤,他发现自己似乎又要推翻对宋家人的看法了,这么一大锅的疙瘩汤,那得要用不少面粉来做,顾逢月虽然出身世家,但常年在外行走,自然明白这么多的面粉并不是普通庄户人家吃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