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说:“皇上你还说你们的大锅饭不好吃,怎么就不好吃了呀?!你看这里面有肉有菜,腊肉的汁水浸透到了米饭里,每一口饭都混合着丰富的味道,我以前都没吃过这样的饭,真的怪好吃的呐!”
皇后虽然跟李秀她们一般年纪,可从小娇养,后来做了王妃也是在王爷的宠溺下生活,再后来虽为人母,可两个儿子又不用她操心,反倒是儿子们和父亲一起宠着她,所以皇后一直就像一个小公主,不仅年轻漂亮,而且性情也十分单纯可爱。
皇上看皇后爱吃,就在她耳边说:“这个一锅出是焕丫头给的方子。”
皇后顿时觉得这个饭更好吃了,虽然还没见到儿媳妇,可却先吃上了儿媳妇的饭!
她吃着吃着都有点不自信了:这姑娘这么全能,她儿子应该配得上吧?
饭后,两家人坐在一起话起了家常,听闻朝廷缺官员,皇后率先揽下了一些活。
“我来给夫君当文书吧!让文山别干这个了,文山当文书真是大材小用了,去忙别的吧!
后宫内务就交给孙妈妈和冯妈妈,御厨那边就交给王妈妈和李妈妈,我的七个大丫鬟都可以做掌事宫女,其他的人手等迁都之后再安排。夫君看这样可好?”
皇上觉得太好了,他就是希望皇后能时时刻刻陪在他身边他才开心,不然天天面对一群老头子,心情实在是压抑。
朱家老太爷说:“我们朱家直接进入朝堂恐怕不能服众,不如就让我的三个儿子文川、文河、文流还有四个孙子朱永、朱世、朱绵、朱延他们都参加科举考试,然后下放到眼下最需要解决的县城去,我们朱家子孙辅佐皇上没有怨言。
我看皇后都不闲着,那老夫也不能闲着,我便带着家里几个孙女帮着皇上整理一下律法典籍吧,估计年前就能整理完,这样就不用怕迁都之后没有完整的典籍用。”
皇上对朱家是十分信任的,朱家人的品行和气节他也很了解,这样他一下子就有了强大的助力团,实在是令他很高兴。
“好!实在是太好了!元浩谢过老太爷鼎力协助!老太爷和孙女们就住在宫里吧,小姑娘们闲暇时正好给皇后做个伴。”
其实,要不是为了堵住那些老臣的嘴,朱家人根本就不用考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家人的家风非常好,家庭教育也很厉害,可以说老朱家各个都是人才。
朱文山也觉得目前住在宫里安全性更高一些,于是起来恭敬的行礼道:“臣,谢皇上恩典。臣的夫人也可以带着自家绣娘帮皇上和皇后把登基大典的制服做出来。”
原本制服是要请外面的绣娘进来做的,现在有了朱家人,这绣娘就不用请了。
皇后很开心,两家原本就是常来常往的,而且朱家的大孙女朱娉婷是大儿子燕勋的未婚妻,她们都留在宫里皇后有人能作伴自然是高兴的。
“太好了,朱嫂子,到时候再把勋儿和娉婷的婚服也一起绣出来吧!”
几个女人同时都掩嘴一笑,画面特别的有古典美。
饭后又说起了这个科举制的细节,朱家老太爷十分的激动,他很赞同这样的选官方式,同时也很惊诧是怎样的一个大儒想出来这些考试科目的?
“皇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个思想提出的好哇!
皇上可否为老夫引见一下这位编写科举制的大儒呀?老夫甚是崇拜,想要见面多多探讨一些学问。”
朱文山微微一笑,“父亲,我给您的信里写过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也是出自这人的手笔。”
燕铄骄傲的暗笑。
朱家老太爷激动的一下子站了起来,“什么?原来是同一个人,难怪呀!这是个了不起的大儒呀!老夫有生之年要是能见一见这位大儒便是死而无憾了!”
其实不光是朱家老太爷想要见,朱家人都想要见一见,都把期盼的眼光投向了皇上,希望皇上能应允让他们见一见此人。
皇上看看燕铄,又看看朱文山,笑着说:“其实,她不是什么大儒,只是一位非常有奇思妙想的姑娘,只是她最近比较忙,家里在盖房子,等她忙完我问问她,她这个人十分低调,一般是不露面的。其实我能有幸遇到她,也是幸事。”
皇后看皇帝的眼神来回的传递就明白了,这人应该是那个徐姑娘。
她心里开始各种拼凑徐焕的画像,想象着第一次见面该送什么礼物才好,还有就是要怎样才能尽快见到她呢?她太期待了!这么优秀的儿媳妇要是她儿子拿不下,她就家法伺候——抄书!
入夜,皇帝和皇后秉烛夜谈,说的就是徐焕。朱家人回家也想从朱文山口中了解一下这位传奇的姑娘,可朱文山口风很紧,毕竟皇上都没透露他怎么能随便说出来呢。
而燕铄没有人跟他一起讨论,他则是看着窗外的月亮傻笑,然后提笔开始写信。
大燕这边家人团聚有多么的美好,西秦那边父子团聚就有多么的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