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体:扒一扒神秘的大晋皇帝 四

看《晋书》现在就是看后面皇帝都改了多少东西,我们现在还流传的民俗都能和学宫考古的资料对上,比如北方燕地人倒霉了一定要蹬蹬地,把霉运踩走,起源就是踩燕王的坟包。

403楼(纸上清风):还有鄂县人的湘君、湘夫人信仰,那都是因为圣天子一句话。鄂县有一座天君水神庙,我们全国就它这里有信仰的天君水神,原型就是圣天子,鄂县人自己私下信奉的。

404楼(泡泡茶壶):后世的皇帝们只敢给天神加封,直接封神的没几个,每年还要给天帝祭祀,还不说他们手上的权力和要管的事,这么想想,他们做皇帝做的确实憋屈,看见圣天子有那样的神权和威望,嫉妒心犯了。

405楼(面包泡泡):确实,周开始的周天子,天子的称呼自周室衰微其实神权威名就大大下降了。后面晋统一全国,武帝和明帝虽然还称天子,但这个天子只是继承周天子的政治身份,本来晋就是周室分封的,第五家以前也是姬氏的,他继承也问题不大。

谁知道到了第三个皇帝这里,君权真神授了。

我是相信世界上有很多我们现在还不能探知到的神秘力量,也相信晋人自己的史书的。

如果天子的身份有那么大威力,那周现在还活的好好的呢,反而是第五小白的出现,让大家知道天子是什么样的,从此君王和神权的关系也在他这里被终结。

当他让所有宗室子弟都上祭台,然后自己选中第五宁的那一刻,就是向众人宣布,神威自他开启,也由他终结。

所以往后的君主,只是皇帝,不是天子。

406楼(小马专家):上下几千年,唯一的天子,越听越燃啊。

407楼(大鸟胃):说起明帝,糟糕,想笑了。

404楼(泡泡茶壶):我知道楼上想笑什么,我也笑了

408楼(楼主):明帝第五求定,少时就素有聪慧之名,在位虽然只有两年,但是为人仁慈英明,废除肉刑,主持了众多文化工程项目,死后也因此成为为人赐福的紫微星官。

结果一手史料一翻,所谓他主持的文化项目,圣天子一句话给他安的,紫薇星官,圣天子给他封的,连丞相都在《新字旧事集》里吐槽,“陛下何苦迂回”。

409楼(大鸟胃):是啊,他何必呢。分明是他先发的招贤令,招贤令上临时说自己要改字,找来的大贤,再说自己要搞这些文化工程,最后都弄好了,还走个程序,说先帝之愿,终于能实现了。

那不都你一句话的事吗,周劼也是明帝的起居郎,他的记录里没有,那就是没有。

410楼(小马专家):是啊,公孙丞相都无语了,写小作文吐槽你,要给人家改谥号,封神,那就直接搞呗,从你登基开始干什么没做成啊,谁会反对你啊。

411楼(浥轻尘):公孙丞相:陛下,咱们官员和你谁不知道谁啊,何必还搞这套。

412楼(成非黑子):别忘了,第五求定因为走的太年轻,政绩不够,谥号是闵帝来着,修好了两本书,圣天子就给他安了功绩,闵改明了。

413楼(大鸟胃):以前觉得,小皇帝皇位都给他叔叔,关系真好,现在发现关系不是一般的好,皇位都又给他唯一的孩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14楼(楼主):圣天子选继承人还是很严谨的,看才能来选,而不是看关系。

就冲着第五宁能做皇太女几十年不骄不躁,已经远超其他太子了,要知道她面对的皇帝那是圣天子,他可是六七十都发如漆黑,没有皱纹的。

415楼(成非黑子):那确实。别的继承人才做几年啊,一个个就觉得自己精神受不了了,多撑撑他们就能送走自己老爹的,第五宁说不定都能被圣天子送走,人家都精神状态良好。

416楼(只醉清风):那还是不一样的,圣天子培养继承人,是真不偏不倚,所有人都先去上课,平均智商达不到,毕业都毕业不了的先刷掉,能上学宫的学生里,有毕生爱好和事业的,也刷掉,再在剩下的人里统一培养,让他们直接做个小官看个人的能力。

第五宁能做继承人,是因为她自己能力出众,天子、同辈和官员们都认可了,才有天子的册立。

417楼(泡泡茶壶):公孙丞相还在《新字旧事集》里分析了,说陛下深意,又是以自己的威望给继承人加分,又是提前告诉其他人,只有他是唯一能和天地沟通的人,以后的大晋君王都做不到,提前来给大家预告,

418楼(只醉清风):圣天子给臣民预告的事情多了去了,上到日食月食,下到地震洪水,他什么都能提前给国家做安排,两三年来一回,大部分时候都是风调雨顺无事发生,听着都过于离谱。

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来了洪水台风都会有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更不要说那个时代了。

大晋上下在困难的时候怀念圣天子,是真的有原因的,纵观其他朝代,谁不是年年赈灾,还时不时就有饥荒、起义,而这些,在大晋朝中前期,尤其是圣天子还在大晋的那七十二年多的时间里。

七十多年,大半个世纪,领土之内没有什么农民起义,没什么可以说得上损失的灾害,我听了我都觉得这是人间天国。

419楼(大风吹):说到饥荒和起义,后面的朝代应该反思一下。

圣天子时期为什么没有什么饥荒和起义,因为人家废了人头税鼓励生育,不搞苛捐杂税,收田税都是取地五年的生产平均值来,就按田的数量多少来征税,给了平民百姓活路。

他们呢,一个个苛捐杂税多的,横征暴敛,把人逼得活不下去还有脸骂人家暴民。

420楼(楼主):大晋努力钻研农学,可以说工业化前的农业时代,精耕细作的技术已经被他们玩出花来了,甚至已经培育出了能抗风抗倒伏的水稻和麦子,对农业的研究,他们就差突破高产大关了。

根据资料显示,大晋农学家们努力方向也是为了实现粮食高产,只是天意弄人,在他们攻克这个最后难题前,大晋遇上各种灾害,大晋没了,他们没了,传承记录也没了。

如果在惠帝时候就能有粮食突破,大晋说不定还能有救。

421楼(只醉清风):后面的王朝农学进步缓慢,农学也和其他学科一起不受重视,这些自己没文化又不重视农学的皇帝们真该反思。

骂的就是魏武帝,你考不上洛阳学宫,还放弃长乐学宫,搞的后面周重启洛阳学宫之后就只在里面教文科,导致大晋好不容易摸索出的辉煌文明全面倒退。

但凡你多重视重视教育,好好对待两个学宫,说不定就能发现学宫的地宫。

为了保存学宫越来越多的材料,两座学宫都在地下深处建立了储存所,纸质材料甚至到我们现在都完好无损,甚至还有目录分类和注意事项,可想而知曾经的学宫师生们是如何包含期待后人来查找资料的。

但是从魏到近代,就没有一个王朝发现这座地宫,一直到我们上世纪,地宫的文明才重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