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蜚语,最为伤人。
还不如留在石城县,县里没人知道她失踪过,长安的消息,也难以传到这里。
女儿可以在这里,过平静的生活。
李明也劝她,“还是别回长安了吧,我们这儿需要你啊,你看,你的两个云吞铺子,自从你离开后,生意一落千丈,被别家抢了不少生意!”
他絮絮叨叨,“这一年多,县里开了许多家云吞铺子,卖得比咱们店便宜,咱们店现在一个月赚不了多少银子,全靠嘴刁的老食客支撑。”
李素素嫣然一笑,无所谓道,“没事,有人模仿证明县里繁荣了,咱们家的吃食铺子只要能自负盈亏就好,原本就是开来给张嬷嬷她们养老的。”
李明劝她不要回长安,也是怕她回了长安听见流言会难过,会受伤。
提起云吞铺子,不过是借口。
李素素纠结片刻,问父亲,“父亲,能不能去信一封,把我姨娘和亮哥儿也接来岭南?”
李大人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叹了口气,“好。”
李明则不解,“不是,赵姨娘和亮哥儿能经得住长途跋涉吗?”
赵姨娘素来弱柳扶风,亮哥儿年纪又小,莫不是素素打算在岭南长居,又放心不下姨娘和亮哥儿,才让爹把人接来?
李素素不小心跟父亲眼睛对上了,有种被他看穿了的错觉。
特别是,父亲问都没有多问,轻而易举就答应了,把姨娘和亮哥儿接到岭南。
她心虚地不敢再看父亲。
想起她的全副身家,全在时卿那里!
她又纠结了,她要怎么把剑拿回来啊?
李大人看她神色纠结,心里有一丝安慰。
他虽是在岭南这个偏僻的小县城当县令,因为经营着岭南纸业,消息灵通,当然也捕风盗影,得到一些关于大梁的消息。
传闻前些日子,大梁已经改梁为周,推翻大梁的,是赵家军。
结合女儿无故失踪,莫名其妙逃跑回来,再到女儿要求把赵姨娘和亮哥儿接到岭南,他很难不怀疑,女儿跟大周的赵家军,有一定的关系。
他不能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