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中央财政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1759 字 3个月前

朱由校深知,此举虽艰难,却为天下表率,势在必行。

此事于朝野上下,引发共鸣,唯余“炸裂”二字,恰如其分,封建皇权之下,此情此景,言语难尽其妙,恍若帝王自乱阵脚,颠覆常理。

“公”与“私”界限模糊,朝廷虽姓皇,皇却自向朝廷纳贡,奇观也!

“夏税”二字一出,毕自严寻至,董应举摇头苦笑,连叹三声“难”,袁世振更以“难于登天”喻之,直指贿政之弊,根深蒂固,回天乏术。

董应举面色一沉,似觉能力受疑。

袁世振轻描淡写提及“鱼鳞册”、“黄册”已备,难点何在?答曰:“民变”二字,力透纸背。

士绅豪强,擅长以民乱为盾,转移税负,迫使朝廷束手无策,百姓走投无路,或落草为寇,或入海为盗,朝廷加税之举,形同虚设。

地方官吏欲按册征税,必与士绅妥协,上演“剿匪捐资”之戏码,实则大户免单,百姓分摊,此风日盛,恶性循环。

大户愈富,兼并愈烈,百姓终至无立锥之地,除反抗无他途。

于是,士绅豪强引领民众,抗税拒征,朝廷权威扫地,一地鸡毛。

毕自严目光如炬,质问袁世振:“岂非你授人以柄?”

意指其先前助力陛下设乡警、讨兵器之举,意在今日之局。

袁世振闻言,苦笑化去伪装,对毕自严谦逊一番,转而问董应举:“知府大人,可曾手刃过人?”

董应举答:“虽未亲刃,然监斩已十数回。”

言辞间,透露出官场风霜,亦暗含对即将来临风暴的预感。

闻此言,董应举即刻昂首挺胸,正气凛然。

顺天府内,奸商与捣乱新政之徒,皆已遭其铁腕镇压,签字一掷,性命即殒,尽显其雷霆手段。

相较于往昔,董应举性情中更添几分凛冽寒风,宛若脱胎换骨。

袁世振目睹此景,满意之色溢于言表,轻点其首,赞道:“儒雅之气尽褪,壮士之姿已现。”

“可还记得,我于两淮如何行事?”

袁世振问得深沉,“民众齐心,盐丁巡防,地痞无赖,皆以私盐论处,斩之不赦。”

董应举应声而答,声音坚定。

随即,袁世振话锋一转,谈及寺庙田亩之事:“陛下令下,寺庙道观献田,何以如此顺从?皆因陛下雷霆之怒,上四卫、锦衣卫双剑合璧,谁敢不从?”

言毕,袁世振霍然起身,语气中满是豪迈:“太祖开国,吊民伐罪,鞑靼远遁,凭的便是民心这把无坚不摧之剑。而今,民变频发,非天灾所致,实乃人祸之祸。士绅豪强,逃税逼反,百姓无奈,方举义旗。”

“二百五十年风雨,朝廷之剑渐钝,需吾辈重铸。你董应举,当以乡警为基,组织壮丁,为朝廷,为万民,再铸利剑!”

“西苑龙庭之上,亿兆子民之眼,皆聚焦于你。董应举,你肩上之责,重于泰山。”

袁世振一番话,慷慨陈词,掷地有声,听得董应举热血沸腾,感激涕零:“下官铭记袁公教诲,定不负所望。”言罢,躬身行大礼。

毕自严亦随之行礼,赞叹道:“袁尚书之言,乃安邦定国之策,字字珠玑,直击要害。”

“吊民伐罪,唯有一字——杀!”

袁世振掷地有声,道出了大明之根本,亦道出了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