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番薯、土豆、玉米!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3350 字 3个月前

此番顺天府重编户册,本以为亦是棘手之事,未料竟如此顺畅。"

袁世振接过话头,言语间透露出一丝意外。

"陛下妙计安天下,遣锦衣卫将乞儿送往西山采煤,新政之舟自然扬帆破浪。"

周应秋轻抿一口香茗,笑谈间透露着对皇帝决策的高度评价。

"此中缘由何在?"

董应举初涉官场,虽有心向学,仍有诸多不解。

"你可曾闻燕山前卫哗变之事?事后锦衣卫追查谣言,虽未擒得真凶,但乞丐之祸已现端倪。皇上借此契机,一举剪除京城豪门富商之羽翼,实乃高瞻远瞩。"

周应秋缓缓道来,言语间透露出对朝政的深刻洞察,同时向皇宫方向拱手致敬,以示敬仰。

你可曾窥见那些名义上的家族亲信,如何在豪门巨贾间翻云覆雨,编织着不为人知的阴谋?"

"哦?"

董应举闻言,挠头冥思,一脸困惑。

"京中内幕我虽不谙,但在两淮之地,此等景象,早已屡见不鲜,如同家常便饭。"袁世振见董应举迷茫,解释道。

"两淮豪门,竟驱使家人于市井操控乞丐、流民,结党为恶,横行霸道。盐户苦不堪言,既要向朝廷纳盐,又遭其盘剥,所交课盐,竟逾朝廷之数,实乃骇人听闻!"

言毕,袁世振目光炯炯,转向董应举:"你可知,我于两淮,是如何破此困局的?"

"愿闻其详。"

"我非但保障盐户权益,更令各盐场组建盐丁巡逻,对滋事之徒,视同私盐贩子,严惩不贷,誓要斩断这贪婪之手!"

董应举闻言,心生敬意,暗忖:此公手段,果决狠辣,两淮之地,必已血染长街。

"至于京城乞丐,你以为他们如何苟活?沿街乞讨,或是窃贼行径?非也!实则沦为豪门走狗,受其豢养,世态炎凉,可见一斑。"

周应秋接言,语带讽刺:"想成豪门之犬,亦非易事,需有资本傍身,非人人可为。"

"你之所以能顺利推进户籍编册,实乃陛下令锦衣卫整顿京城乞丐之福。"

"原来如此。"董应举恍然大悟。

后世频繁扫黑,意在清除社会毒瘤,防止豪强凌驾官府之上,确保天下安定。

"户贴纸尚余几何,能否撑至下月?"

袁世振话题一转,问及实务。

"绰绰有余,户部所拨二十万份,至今仅耗三万余。"董应举答道。

袁世振点头,手指算盘,计算不已。周应秋则续问:"昔日五军都督府之人,你如何安置?"

"已编入新设巡检局,专司防火治安,以保京城安宁。"董应举答道。

周应秋颔首认可:"此辈惯于游走街巷,善用之,则顺天府事务尽在掌握之中。"

"下官定当铭记周尚书教诲。"董应举恭敬应承。

一番新政探讨后,周应秋与袁世振告辞离去。

随后,二人并肩踏入西苑,恰似春风拂面,前脚送走孙如游,转瞬周袁二人又翩然而至。

此刻,朱由校略感疲惫,心神稍倦。他引领二人至校场一隅,轻坐于简朴马扎之上,任由微风拂面,目光所及,是锦衣卫们龙腾虎跃的球技,别有一番意趣。

听取新政近况的汇报后,朱由校颔首以示嘉许,继而问道:“朕先前重启考成法之令,现下进展如何?”

周应秋躬身作揖,沉稳回禀:“陛下圣明,各地尚未悉数回应,然顺天、天津、保定等府,业已呈报待行举措。”

“善。”

朱由校轻叹,目光坚定,“考成法既立,便当雷厉风行,切勿流于形式,沦为空壳。”

言罢,他目光扫过在座二人,意味深长,“否则,你我恐成后世笑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所言极是,考成法若要见效,非整顿内阁、六科不可。”

周应秋趁势进言,言辞间透露出对往昔张居正所创考成法的深刻理解,“昔张太岳所倡,重在明章法、定程限,六部、都察院各司其职,文簿相照,月终注销,上下半年皆须严查,违者必究。此法若行,则万里之外,亦能朝令夕达。”

“诚如陛下所言,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此十六字箴言,知易行难。陛下曾三申五令,要求六科、都察院各安其位,不越雷池。然奏章多浮,实绩难觅,寄望于此辈严格执行考成法,实乃缘木求鱼。”

朱由校闻言,不禁长叹,心中五味杂陈。

考成法,这柄衡量官员绩效的利剑,本可锋芒毕露,怎奈时局所限,难以尽展其威。

“张太岳之智,岂会无的放矢?此法若真成空谈,他又岂会身后蒙冤,几近开棺之辱?”

一番沉思后,他缓缓道:“考成法之要,在于执行,在于人心。

吾辈当共勉之,勿使先贤之法,沦为历史尘埃。”

"陛下圣明。"

周应秋闻皇帝之言,即刻启唇应和。

"考成法,乃六科、内阁之基石,若失其效,必依法严惩,以儆效尤。"

"然若严惩之后,空缺之位,谁堪胜任?"

朱由校闻言,嘴角微扬,心中暗喜,正合吾意。

"大明江山,英才济济,何愁无贤士以继?"

周应秋闻言,斩钉截铁,语带铿锵。

"昔李唐韩愈有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我大明育士二百余载,岂乏忠肝义胆之士?

若知陛下慧眼识珠,胆略过人,心怀强国之梦,必当竭尽所能,以效犬马之劳。"

"爱卿一言,胜似万卷经纶,令朕心甚慰。"

朱由校笑声朗朗,对周应秋之恭维之词,欣然受之。

此阉党之徒,虽非正人君子,然其谄媚之术,确也炉火纯青。

笑罢,朱由校目光如炬,直视周应秋。

"考成法之事,即刻施行,朕欲观之,何人将受此考验,而显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