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文脉聚帝乡,人多了是非也就多了

先带在身边养着呗,总好过跑到敌方势力下要强。

早在讨袁期间,曹昂就想好后续要做的事,他要凭一己之力征伐荆州,攻略江东,麾下驱使的文武必须足够多。

可另一方面来讲,他不能从曹操麾下去划拉太多,毕竟曹操面对的压力,可要比他大的太多了。

雄踞河北的袁绍,盘踞徐州的吕布,动荡不休的青州各方,还有乱成一锅粥的关中与西凉,就这还没有提到河内的张扬,还有其他势力呢。

如此境遇下,要是从曹操麾下划拉的太多,那整个北方曹氏不参与了?这是典型的舍本逐末。

而曹操派来的文武,也就乐进、李整、丁斐进入到了曹氏核心圈内部,诸如满宠、于禁、李典、李通、许定这帮文武,多数只能算崭露头角了,但却尚未有极大影响力,所以他们在曹操麾下做事,跟在曹昂麾下做事,差别是不大的。

但这些人的能力,曹昂是清楚的,所以曹昂能将他们最大化的利用起来,赶在官渡之战爆发前,叫他们发挥出更大作用。

小主,

所以这等境遇下,追随曹操麾下的文武,能划拉的就这么多,而别的缺口,就只能想方设法的从别处去聚拢。

如此就有了南阳一系,汝南一系,庐江一系,九江一系,这帮文武因为曹昂才聚拢到曹氏麾下,但他们想要崭露头角,想要跻身曹氏核心圈,那就要凭借各自本事了,舞台曹昂提供了,剩下的就要看他们自己了。

至于曹昂这样做,会不会惹得沛谯一系,汝颍一系的不满,曹昂从一开始就解决了,不,更准确的来讲,是远在许都的丁氏给解决的。

以曹铄为首的核心二代来宛历练。

也正是这样,在后续拿下寿春后,被曹操任为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后,曹昂细想一些事,就愈发敬佩这位母亲。

这政治眼光太超前了。

而是这样,现在不止曹氏、夏侯、丁家三族子弟来他身边历练了,就连沛谯一系、汝颍一系的核心文武子弟,都来他身边历练了。

当然这也离不开曹操的默许。

这既是一种肯定,又是一种责任,眼下的曹昂,包括帝乡南阳,在曹氏的份量已经不言而喻了。

“这才多久,卧龙书院就有此等规模了。”被围聚着的曹昂,看着眼前的卧龙书院,忍不住感慨道。

丁仪听后,笑着对曹昂道:“据满君所言,大兄离开南阳没多久,就有一批大儒名士来宛,就是想进卧龙书院。”

“也是从那时起,卧龙书院的营建,规格与营建外城是同等级的,大兄还不知道吧,卧龙书院是在内城营建,但在外城,还有不少附属建筑,规模最多的,当属书院老师及学子的居所。”

“不止是这样。”

丁谧紧随其后道:“先前大兄叫子宁(曹震表字)暂管的南阳时报,今下在卧龙书院有不少人,都向该报投稿呢。”

讲到这里时,丁谧还特意看了眼左右,见曹震没有在场,这才想到此次来卧龙书院,是自家大兄临时起意来的,所以没叫太多人追随。

“兴教一事必须做好,这是治理地方的关键所在。”

曹昂听后,双眼微眯道:“我军从各郡搜集的典籍、书籍等,要尽快归类移交给卧龙书院管辖,其中的孤本,要跟军器局接洽好,尽快刊印出一批。”

“另外记一下,日后提醒某,要跟卧龙书院的人商榷输送教师一事,南阳、汝南、庐江、九江四郡的郡学、县学都需要大批人手,不然适龄的学童想进县学,学子想进郡学,根本就无人能授业解惑。”

“喏!”

随行的陈祗立时作揖道。

身边能驱使的人多了,的确给曹昂省去不少烦恼,尤其是自家人,像丁仪、曹铄他们,这是能将一些重要事,交给他们去做的。

在曹昂看来,年轻不算什么,做错了事也不算什么,自家人嘛,要多些宽容与包含,但恰恰是自家人,却不能染了明知是错就是不改的毛病。

谁要是有了这毛病,那曹昂是会下狠手整治的。

在许都,曹昂他是小辈,做事不能太霸道。

但在帝乡南阳,他就是最大的,尤其是自家人这个圈子,谁要敢不听话,那曹昂会叫他知道啥叫家法!

而让曹昂感到欣慰的,是丁仪、曹铄这帮二代子弟,没有像在许都那样做事随性,一个个在南阳都知收敛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