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廷议与恶意

剩下的那些皇帝,虽然也有明君贤主,但是他们对于朝政的掌控过于独断,对于大臣们的意见往往只是听取而不采纳。他们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而忽视了朝廷中其他声音的存在。

这种情况,导致了朝廷中的大臣们渐渐失去了发言的勇气和热情。他们不再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选择沉默不语,或者按照皇帝的意愿行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中的声音越来越少,而皇帝的决策也越来越缺乏批判和监督。这种情况,使得国家的状况逐渐恶化。

最终,使大唐走向了衰败。

李世民看着下首的众多大臣,嘴巴都笑歪了。

因为在一般的时候,朝堂中,大多数意见都有相左的时候。

像这样直夸自己的言语,可是很少很少,更难得是,就连魏徵今天也只是夸奖,而没有怼他。

以至于让李世民都有些得意......

但他作为一个控制力很强的君王,自然明白。

这些话虽然有些夸大,但都是对他的赞美之词,也是对他的认可和肯定。

听到诸多大臣的夸赞之后,李世民终于是心满意足了。

他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打断了下面大臣的话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着下面蹦跶的最欢的程咬金笑骂道:“好了好了...知节,不用再夸朕了,来来回回就这么几句话,朕都快背下来了,不要说了。”

下方的程咬金一听李世民的话,顿时尴尬的挠了挠头,乖乖的坐回了座位。

殿下的众大臣见皇帝陛下发话,就知道李世民有事要说,原本热闹无比的大殿,此刻又安静了下来。

李世民瞥了一眼殿内诸人,淡淡的说道。

“虽然我朝建立不过短短数年,多亏诸位爱卿的倾力辅佐,才能有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这一天。”

“陛下过谦了,正是因为有陛下在,我们才能一展心中抱负,国家才能繁荣强大。”

“正是,此乃陛下的功劳,我等不敢居功。”

这两句话,是房玄龄与杜如晦说的。

文武百官闻言后,纷纷附和道:“陛下功德无量,我等自愧不如。”

“陛下英明神武,乃我朝之福。”

“陛下治国如画,百姓安居乐业,乃我朝之幸。”

... ...

若不是李世民的控制力强,估计这会连泰山封禅都要提上日程了!

他看了看大殿内的火把,又看了看外面的天色,也不忍心众多臣子在此耽误太久,影响了休息。

再次开口道:“这一次,之所以这么晚还叫醒大家,除了迫不及待的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外,就是想问问诸位,如何赏赐此次收复朔方的一干功臣。”

话语落下,大殿内的氛围瞬间变得庄重起来。

众大臣们心思活络,眼神闪烁,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李世民见状,心中暗自满意。他知道,这些大臣们都是聪明人,必然能够根据他的意图,提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方案。

果不其然,在短暂的沉默之后,殿中走出了一个身穿绯袍的官员。

他身材魁梧,面容沉稳,正是当朝的兵部尚书——李靖。

李靖向李世民微微一礼,开口道:“陛下,此次收复朔方,实乃我朝一大盛事。对于那些有功之臣,理应大加赏赐。但是兵部还未收到详细的战报,臣以为还需要对这次的战事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计算,到时再赏不迟。”

这时杜如晦也开口道:“李尚书所言极是。对于战功的赏赐,必须要慎重。我们不能让有功之人寒心,也不能让有过之人心存侥幸。”

李世民点了点头,心中对两位大臣的意见十分满意。

他看着殿内的大臣们,深深地说道:“那么,就请诸位和大理寺、兵部一起,对此次战事进行详细的复盘和评定。对于有功之人,一定要给予应有的赏赐;对于有过之人,也必须要给予应有的惩罚。”

“臣等领命。”

被点名的数人,立马站了出来,一齐向李世民鞠躬行礼,表示领命。

说完,这件事后,一般而言,就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但李世民却并未立刻结束这次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