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丢失的那杆枪

重点来了!

就在督署衙门被贼人攻入,众官员率领亲兵侍卫节节抵抗,形势危急之时,城内驻防八旗和南海县义民杀出旧城,前来督署救援,一举打退了贼匪。最终赵逆见广州城军民众志成城,誓死抵抗,最后无奈,只得驾舟逃离外海。

总的来说,广州城的这次行动被描述成了“赵逆匪帮”蓄谋已久,企图里应外合劫掠广州城;而总共三十多个人的兵力规模被说成了数百人之多。

虽然乾隆对广州城险些失守表示了震惊和愤怒,但对孙士毅等人能在此战中守住广州城,同时还能缴获北海镇的武器感到欣慰。他觉得要不是自己之前批准孙士毅加强训练两广兵马,搞不好这次广州城就守不住了。

而以和珅为首的军机大臣们更是一片恭贺称颂。说什么皇上继圣祖世宗谟烈,发太祖世祖余绪,圣鉴烛照,励精图治,如今广东练兵有成,足以证明皇上谋略无双,等大军北上之日,便是赵逆授首之时。

至于白熊行那些人被打跑了更是让朝堂众人去了块心病,之前捏着鼻子让名为“大阿伊努人”,实则叛逆之人登陆广州,实在是把乾隆和满朝文武给腻味坏了。

最令乾隆感到满意的,是随奏折一起到京的那杆北海镇连发火枪。自乾隆四十九年以来,满清已经跟北海镇交手多次,而缴获武器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话说皇宫里珍藏的各类做工精良的火枪数量不少,而乾隆本人也算是对火枪十分了解。这些火枪除了自造的,也有王公大臣和西洋人进献的贡品。比如六世班禅就曾经进贡过藏式火枪,还有英国人送给康熙的燧发火枪。

然而当见多识广的乾隆和几位军机大臣仔细查看了眼前的这杆北海镇步枪后,发现除了知道哪是枪管、哪是扳机、哪是准星照门外,其余各处部件的用途完全看不懂,也不明白这枪该如何上弹装药。

由于和珅目前兼着总管内务府大臣,又掌管武备院,同时还有接触过北海镇的经历,所以研究这杆火枪的事,乾隆便交由和珅来全权办理。和珅叩首领命后,便带着一众侍卫护送着那杆步枪,去了东华门外北池子路西的武备院。

清代的武备院隶属内务府,与上驷院、奉宸苑合称内三院,主管事务就是负责为朝廷制备兵仗器械,而打造鸟枪的部门则叫做“御鸟枪处”。

武备院的一间签押房里,北海镇的步枪被放在了一张桌案上,包括武备院卿舒文在内的一种官僚工匠正围着条案仔细端详。

在场的官员里,除了和珅就属正三品的舒文官职最高,于是此人便替手下开口问道:“敢问中堂,这连发火铳能连打多少枪?”

和珅端着茶抿了一口缓缓道:“十数枪总是有的。”

满清关于北海镇武器的消息来源有很多,赎回的俘虏、派出的探子、当初攻打宁古塔时城内守军的观察等等,虽然确切数字不太清楚,可这些人都信誓旦旦的说至少能连开十枪以上。

而此言一出,几个御鸟枪处负责监管鸟枪制造的拜唐阿显得有些惊讶,不过也只是惊讶一下罢了。

为什么只是“有些”呢?因为连发火铳对于这些人而言,实在不是什么新鲜武器。内务府的库房里就有,落了厚厚一层灰。

在后世有种流言,说是康熙年间的戴梓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机枪,但是因为满清皇帝不识货,不懂得先进军事技术,才导致这种武器没有被大规模装备军队。如果满清可以重视戴梓发明的机枪,到了鸦片战争,早就把英国人打的落花流水了。

可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所谓的戴梓连珠枪,其实与英国进贡给康熙的燧发20响琵琶鞘枪一模一样;戴梓不过是仿制而已。

康熙不是傻子,这枪要是好用早就批量生产了。

以十七到十八世纪的工业水平而言,琵琶鞘枪因为气密性太差,根本不实用,更不可能是什么机关枪。当时的加工精度无法保证批量生产,而且做工非常复杂。既然气密性极差,那么威力和射程肯定无法满足实战,否则英国人何必用褐贝斯呢?

至于后来马嘎尔尼使团带来的所谓先进步枪,就连英国军队自己都不装备。原因很简单,人家送的是气枪,根本不能拿来打仗,打麻雀倒是一点问题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