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五行(三)

约定俗成的,三从来都不只是三,而是代表着很多很多的意思。

所以,苏小丫自然有自己的见解。

毕竟,仅仅只是银河系都包含了大约1000~4000亿颗恒星,且至少有相同数量的行星。

就算每1000颗恒星之中只有一颗恒星有生命居住,那银河系也有大约1~4亿颗恒星有生命居住,这就已经远远超越了三千之数。

太阳系位于距离银心约光年的猎户臂内缘,这是气体和尘埃形成浓集区之一。

银河系的黑洞,于银心中心存在一个约410万左右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旁边不远处还有一个中等质量黑洞。目前为止,这是其他星系不曾拥有的。

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天体组成,包括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这些天体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动。?

“水从金生蓝星人,火能克木草帽星,天涯海角无穷尽,驱逐冥王出门庭。”

太阳系从九大行星变成了八大行星:水星、金星、蓝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冥王星因为其体积小、轨道特殊、周围存在大量类似天体以及未能满足新的行星定义而被踢出九大行星,被重新归类为矮行星。

?可见,凡事皆有变数。

如今,苏小丫借助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五星,对于五行的理解倒是更加深刻些。

毕竟,在古老而神秘的宇宙体系中,五大行星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是组成太阳系必不可少的。

金星,它对应的是“金”行。自古以来,人们就称其为“太白星”或“太白金星”,在古希腊神话中,则称为“阿佛洛狄特”。

金星璀璨,散发着金色的光辉,仿佛蕴含着无尽的财富和力量。

金星每天在日出稍前或日落后,都会达到亮度最大——清晨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傍晚处于天空的西侧,被称为“长庚”。

在传统道教文化里,太白金星可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核心人物。其地位之尊崇,仅仅排在三清之后。

道家三清,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以及太清道德天尊,他们都是道教中最为德高望重的存在。

太清道德天尊——全称“一气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即太上老君,为三清之第三位。

太上老君常常分身降世,传教度人,弘扬道教教义。

他以道德为准则,教导人们要遵循道德规范,秉持善良、宽容、正直等品德,通过自身的修行和积累功德,追求精神的升华和解脱,被尊为道祖。

此外,太上老君还擅长炼制各种丹药,这些丹药被认为具有神奇的功效。

道教认为太上老君是先天地而生的道的化身,他在不同时期会以不同的身份和形象下凡,度化众生。

而老子,就是太上老君在春秋时期的化身,通过着述《道德经》等方式,向世人传播道的思想和智慧。

老子对“道德”之说钻研已久,周王室衰微后四处游历,应函谷关令尹喜请求,在退隐前创作了《道德经》。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对华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德经》中流传最广,最为普及的就是第一章:

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自从苏小丫开始修仙之后,三不五时的就会重温一遍《道德经》,对她影响最大的正是这第一章的内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句话用在苏小丫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她每次研读古老而神秘的《道德经》时,都会沉浸其中,如痴如醉地反复琢磨。

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多,她对于修炼之道的感悟也日益加深,仿佛每一个字里行间都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宝藏等待着她去挖掘。

每多读一遍《道德经》,苏小丫便如同在迷雾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原本模糊不清的概念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那些晦涩难懂的经文,如今也开始展现出它们真正的内涵与深意。

渐渐地,她越发深刻地感受到了《道德经》所蕴藏的玄妙之处,那种超越言语表达的深邃哲理让她心生敬畏之情。

修道之人要保持虚无的心境,方能洞察宇宙间那无穷无尽的奥妙所在。这一点对于苏小丫来说更是深有体会。

当她摒弃杂念,将心灵放空至虚无之境时,眼前的世界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