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曾为了,守境戍边、保家卫国,不惜牺牲的将士,永远都是人们千百年来无比敬仰的英雄。
但是,这些英雄的身上,既交织着,用滚烫热血,去,染红的,青山与战旗,也交错着,以挚诚生命,去,铸就的,悲歌与赞礼。
战争之后的惨烈景象,正如同,前朝的,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少陵、杜工部大人,的,那首《去秋行》一诗中,所述:“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到今不知白骨处,部曲有去皆无归。遂州城中汉节在,遂州城外巴人稀。战场冤魂每夜哭,空令野营猛士悲。”
诗中,既,描绘了,川峡四路、梓州路、涪江,在秋日时节里,两岸的树木,凋零的,自然景象,也,描绘了,战士们,手持武器、骑马奔走的场景,暗喻了,战争带来的,激烈与残酷、萧瑟与荒凉。这首诗,是献给,战死疆场的,将士们,的,挽歌,让人心底,油然升起,一股悲怆之感。
太宗在位时,匡、绥双方先后爆发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中,匡朝军队,胜负参半,但始终,被绥朝军队所牵制,无法挺近幽州半步;而绥朝军队,也痛失多名大将。从攻城掠地的层面上来说,陷入战争中的两方,其实,均是输家。
咸平元年。
恒宗匡真,在太宗驾崩后,继位登基。
绥朝颇有政治才能的太后,萧婥,趁着匡朝新帝刚刚继位、朝廷根基不稳之际,举兵南下,命令其子,绥帝胜宗,亲自上阵督战。
咸平二年。
绥朝军队攻打保州和遂州,但因匡朝士兵们奋勇抵抗,绥朝军队久攻不克,只能转变进攻路线。
遂州方向,也成了绥朝统治者心中,挥之不去的关隘。
咸平七年。
绥朝萧太后,号令绥朝军队,再次进犯遂州、保州方向,而她,则与,绥帝胜宗,亲自上阵督战。
但在此次南侵过程中,五年前的历史重演,绥朝军队又在遂州、保州,遭到匡朝将士们的殊死顽抗,绥朝军队不得不,再次改变方向,转攻定州。
遂州和保州方向,先后两次遭受重兵压境,而且,最高统帅是绥朝皇帝和太后。敌人无论兵力和士气都处于优势,而匡朝将士们,能够抵住两次大规模进攻,可见其,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他们中的一批人,甚至,是整个家族中,所有的成年男儿,都披甲上阵,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豪气干云、却无比悲壮的,气吞山河之史。
人常说,时势造英雄,那么战争年代,相对于和平时期来说,更容易催生出优秀的军事将领。
从太平兴国四年,太宗开始第一次北伐幽州战争开始,到景德元年,恒宗与绥朝,签订,澶渊之盟结束,匡绥之间关于燕云十六州的争夺战,先后历经寒来暑往、风吹雨打的二十五载;将士们前赴后继,开拔战场,在铁枪战马间,喋血疆场,也涌现了一批批,名扬天下的千古人物。
先说说,呼延家族。
呼延家族,是在十国时期,鲜卑族融入中原后,开始逐渐壮大的家族。而让这个家族威名远扬的,则是,历任匡朝,铁骑军指挥使、马军副都军头、内员寮直都虞候、马步军副都军头、富州刺史、保州刺史、冀州副都部署、扶州刺史、康州团练使等职,在战场上总是身先士卒、不畏强敌,一生矢志报国、为匡朝统一和抗绥斗争、做出了很大贡献,以勇猛着称的,匡朝名将----铁鞭王,呼延赞。
呼延赞,有胆量,有勇气,为人随和率真。少年时,便担任,骁骑兵,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和勇气,匡祖对其的才能和勇敢,非常赏识,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并入宫领受圣旨,升任,骁雄军使。
乾德二年。呼延赞随大将王全斌,出征后蜀,担任前锋,身受数处创伤,仍冲锋陷阵,以战功,补选为,副指挥使。太平兴国四年,在,随太宗北伐、灭北韩的、攻打晋阳城一战中,呼延赞跃马而出,冒着如雨的弓箭,率先登上云梯,爬上并州城城墙。七八个北韩士兵合力,才能招架得住呼延赞,把他从墙头掀翻。所幸的是,呼延赞命大,摔下城墙头,跌落云梯,爬起来后,只是受了轻伤。他四次被掀翻,又四次在鼓声中,站起来,冲向城头,登上云梯,继续杀敌。其英勇无畏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将士,太宗当即命人赏赐其,大量金帛。
呼延赞一生之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战死疆场。只是,其性格,略显,俗陋怪异,不近情理。他在身上纹了“赤心杀贼”的字来砥砺自己,甚至连他的妻子、儿子、仆人的身上,也都纹下了这几个字,以示忠心。此外,他的穿戴也与众不同,常头戴深红色的纺织品,骑着杂毛色的马,提着十几斤重的武器。而为了让儿子们强身健体,在他们刚出生的时候,呼延赞就往他们身上浇过冷水。
雍熙四年。呼延赞被太宗,封为,马军副都军头,带着随其连年征战的四个儿子:呼延丕兴、呼延丕改、呼延丕求、呼延丕显,在太宗面前,展示武艺,受到太宗夸赞,“赐白金数百两及四子衣带”。匡朝皇权定下了,重文轻武的用人策略,因而,呼延赞未得重用,只被差遣到边关,拓守疆土。
咸平三年。恒宗匡真,任命呼延赞为掌管护仪卫,负责监督修建,元德皇太后的陵寝。在圆满完成这一任务,返回后不久,呼延赞因病去世。虎父无犬子。其性格刚烈、不畏权贵、更练得一手好枪法的,幼子----呼延丕显,传承其衣钵,被朝廷提拔为副都军头,继续镇守匡朝边关。
提起保家卫国的将士们,从古至今的中华民族儿女,都有着相同的感情:渴望和平、厌恶战争,但是遇到侵犯,绝不退让,千百年来,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