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形势比叶璟砚出发时想象的更加复杂,通州既是北平的门户,也是明清两朝数百年间通往京杭大运河北端各个码头的主要枢纽。在北洋时期,这里倒也算的上繁华,往来客商不绝,连通关内与口外的各种贸易。
但自从日本来了后,便不断加强对物资货物的管控,意图遏制西北军的后勤补给线。以殷汝耕为首的日伪政府全面奉行亲日卖国政策,充当日本侵略华北地区的马前卒和帮凶。
在殷汝耕的主导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将长城沿线的海防和陆防拱手让给日本和伪满洲国,辖区内各个要道均由日军把守,就连机关的顾问和秘书,以及伪军的教官也由日本人出任。除此以外为了配合日货倾销华北,殷汝耕放任日本砂糖,百货,石油甚至鸦片源源不断输入辖区,令冀东三分之二的工厂和店铺倒闭,更纵容日本人肆意掠夺物资。
当时通州一带原本依靠运河优势盛产高粱和玉米等农作物,但日本却以“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名义发号施令,禁止中国农民种植农作物,只准种植棉花,等棉花成熟后则是低价强行收购。为了监控农民的日常动向,日本又派遣所谓棉花专家来指导种棉,实则充当便衣特务的角色,任何对日本禁令不满的农民,这些“专家”都会暗中记下,然后由汉奸来执行逮捕任务。
为了抹去年轻人的民族意识和抗日斗志,“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下属学校的教材全由日本人审核出版,学校也增设日语课和大肆引进日语老师,极力鼓吹所谓的“中日满亲善”和“王道文化”。对于境内报纸和电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和伪满洲国同流合污,引进“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简称“满洲电电社”,完全垄断了日常通讯等获取外界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对人民群众进行亲日洗脑。
要不是有方武这个操着一口地道河北话带路,他们恐怕早就落入遍布大街的耳目密探眼中。好在两人都是学习能力极强的人,短短两天,已经能冒充一些北方口音。
这三天来,叶璟砚带着他俩已经基本摸清了殷汝耕在通州的情况,现在就等站长他们的到来,算算时间,应该差不多快到了,他现在落脚的这家不起眼的大车店,三天前已经被他们买下来作为临时驻地。老板当时拿到高价后像看傻子一样的眼神,他还记忆犹新,不过这年头有钱就是大爷,对方哪有心思深究他们的用意。
正想着,门上的布帘被人挑开,一行四人,帅哥美女,走了进来,他抬头一看,不由大喜。迎上前去,笑道:“东家,你们来啦?一路上还顺利吗?”
程默一边打量这里的环境,一边说道:“还算顺利,你这里搞得不错啊!外面看着破破烂烂,里面倒是别有洞天!”
见程默夸奖自己地方选的好,叶璟砚不由更加高兴,解释道:“原先的老板是山西人,将这里打理的不错,但是生意不怎么好,加上这里虽然不在市区,但离东大街并不远,而且地理位置极佳,四通八达,离码头和城门口又近,我想着咱们人多,那这里做个落脚点正好合适,便买下来了!”
随后,他将几人带到了准备好的住处,别看这里不起眼,但也是有几间上房的。陶茹萍和方武并没有出现,不知道去了哪里。
洗漱修整,稍作停留后,叶璟砚上来招呼众人下去吃饭。食物都是当地的特色,驴肉火烧、板肠和一些鲁菜,几人吃的津津有味。
吃饭间,叶璟砚汇报了他们查到的情报,殷汝耕的行踪轨迹极为保密,虽然他在通州有固定的住处,但根据我们的观察,他很少住在哪里,更多的时候都在通州花园的“亲善会馆”落脚或是回北平的大宅子里。
“亲善会馆”是他用来专门招待日本人的,据说里面建筑装修非常豪华,一应设施倒是通过沪市的洋人商行采购的。此獠非常聪明,知道宋明轩和委座不会明着对他动手,所以总是时不时正大光明的回北平宅子里待着,二十九军那里也是拿他没有办法,还为了不给舆论和日本人找事的借口,要派兵保护他。
叶璟砚还查到,“亲善会馆”这周末会举行招待舞会,据说倒是会有很多大人物到场,现场的安保是由保安总队以及侦缉队负责的,他去看过,布置的很严密,各种轻重火力也配备了不少,来客必须持有伪政府的邀请函才能进入。
程默放下筷子,沉吟片刻,问他:“怎么没有看到他们两个?”
叶璟砚知道他说的是陶茹萍和方武,连忙解释道:“茹萍说和方武出去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搞到邀请函,所以一大早就带着方武出去了!”
程默满意的点点头,什么是人才,这就是,领导还没提要求,他们就已经替领导想到了,还会主动去执行,这就是程默看重他们两口子,并提前安排他们出发的原因。
他吩咐对方:“我们开来的车在你这里太显眼,有没有地方藏起来,还有所有人的武器装备也在车上,必须妥善安置。另外,等方武回来后,让他来见我。这一路上累坏了,我们先去休息一会。”说着,他不由自主伸了个懒腰。
叶璟砚急忙起身:“东家,你放心吧,当初买这里的时候,我就看好了,后院有个很大的骡马圈,足够藏下两辆车,晚上我再砌上一面土砖墙,保管有人来检查也发现不了端倪!”
“让他们几个一起帮你弄,不能白吃你的肉啊,别看你嫂子和师姐是女人,干点活还是没问题的。”程默这句冷笑话一出,引来苏孜悠和关慧两个大大的白眼,那意思“你还是个男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