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大齐第一猛将

第487章

大梁布下了三道防线,每道防线皆由十几万大军组成。

实话实说,对上南齐,林时的压力可比对上北魏时要大得要多了。

毕竟,大梁二十万大军出关时,北魏几十万大军压根就没有抵抗。

并且数年消耗,大魏的士气,战力,也都被大梁消耗得差不多了。

但南齐则不同。

这几年,大梁根本没机会对南齐进行什么像样的攻伐。

南齐不管是军队的数量,装备,战斗力都还处于顶峰。

一个是在一开始,就被林时打残的北魏,一个是全盛状态的南齐,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

何况,林时麾下其中十三万大军,还被姜琦手下十几万残军拖在了两淮之地。

这就导致如今他手上能灵活调用的人手,只有他麾下这十一万原大魏降兵,以及赵兴业手里的三万龙渊水师。

十四万人,数量当然多。

不然也担不起这场灭国之战。

但对比起南齐光是在荆州边境上设立的第一道防线,便有十六万人,这十四万人,也就显得不那么多了。

也因如此,林时率兵开赴阳江府时,并未第一时间对湘水对岸的株襄府发起进攻。

而是选择命大军在湘水西岸一百二十里处扎营,与南齐部署在株襄府的守军隔江对峙。

两军隔江对峙,双方斥候互相厮杀,唯有大军纹丝不动。

这一日,林时带着顾知洲与麾下一众将领来到了湘水畔,观察湘水对岸的南齐大营。

正所谓,兵过一万,无边无沿,兵过十万,连天彻地。

湘水对岸的南齐大军,虽不是南齐十六万大军的全部,却也足有五六万人。

一眼看过去,几乎占据了林时入目所及的所有整个天地。

众人只是远远的望着,便顿感敌人的肃杀之意扑面而来。

好在众人皆已是百战名将,已经非常习惯了军中这股肃杀之气。

因此,倒也没有人有什么不适之感。

众人在湘水畔观察良久,林时转头看向顾知洲问道:“如何,敌军什么情况,可曾打探出来了?”

顾知洲闻言,当即上前一步与林时并肩,一眼不眨的望着对岸一眼看不到边的军营。

沉吟片刻,点头道:“据我朝探子回禀的消息,南齐部署在株襄府的十六万大军,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一部份便是咱们眼前这六万步卒,这六万步卒的任务,主要是拖住咱们的脚步,与咱们正面对战,其主帅乃是南齐名将周兴霸。

另外两个部分,每部五万人,分别驻扎在湘水以东六十里外的株襄府城,与湘水与大江交汇处的献城县,与眼前这六万大军形成犄角之势。

而此二部人马,则是由南齐大都督顾元亲自统领指挥调度。”

听完顾知洲报上来的信息,林时不由挑了挑眉,随即微微颔首,表示知晓。

顾知洲见状,接着说道:“此外,南齐还在金陵城外部署了二十四万重兵,据潜入南齐境内的探子回禀,金陵城中,还有三千具装重甲。”

“具装重甲!”

林时有些讶异:“南齐还有这玩意儿,为什么以前没人打探到这个消息?”

顾知洲面无表情道:“不知,但金陵城中,的确有三千重甲步卒。”

“行吧!”

林时点点头,也没有多说什么。

重装步卒这种兵种,的确很唬人。

若是放在冷兵器时代,三千重装步卒,那便是一个国家真正的杀手锏,不到亡国之祸不可出那种。

但现在嘛,他倒是不怎么放在心上。

南齐的重装步卒再强,还能强得过当年北魏在潼关外打造出来的钢铁战车吗?

在热武器时代,所谓重装步卒,也就是火炮的靶子罢了。

而大梁,别的不多,就是火炮多。

议论炮弹砸下去,就算不将他们炸死,砸也能将他们砸死,就算砸不死,多来几轮火炮,也能震死他们。

顾知洲说完南齐有重装步卒的事情,见林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便也不再多言。

南齐有重步兵这种事情,属于核心消息,他必须上报。

但上报之后,林时要怎么对待,怎么处理,那就是林时的事情了。

而依照他对林时的了解,一般林时在对某个消息无所谓的时候,心里便已经有了应对的法子。

他只需要安安静静的等着,等着林时取得胜利就行。

聊完正事,众人在河边继续观察了一会儿对岸的大军,这才转身在亲卫的护卫下折返。

只不过,众人的亲卫,都从军中将士,换成了镇景司的密探。

而林时的亲卫头子,正是他原来的老部下,如今的镇景司南镇抚司指挥同知李忠。

一行人缓缓朝军营折返,却是没有注意到。

就在众人踏上折返军营的路程之时,一艘小舟也载着几人渡过了湘水。

小舟靠岸,船上走下十余人。

为首之人乃是一儒雅的中年男子,男子正是南齐的大都督顾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顾元身后,则是一个身高只有一米六左右,体型却是魁梧到近乎夸张的将领。

这将领,正是南齐名将周兴霸。

同时,也是南齐军中公认的第一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