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多年的以来的合作,早已磨炼出无与伦比的默契。
顾知洲回望身前身后一眼看不到边的大军,轻声问道:“大帅,此战,您还是准备一路平推过去吗?”
林时微微颔首,沉声道:“此为灭国之战,南齐的国情与北魏不同,除了一路平推,将所有反对势力都碾碎,别无他法。”
顾知洲闻言,不由陷入了沉默。
良久,他轻声道:“南齐那些世家,也有不少持身守正,耕读传家的家族,若是一竿子全部打死,只怕地方势力反复不定啊。”
林时摇头道:“真正持身守正的家族,不会阻碍天下一统的,对他们来说,天下一统,只会利大于弊。”
“这......”
顾知洲怔愣一瞬,也不得不承认,林时此言有理。
对于真正以治学为生的家族来说,天下一统,的确是利大于弊。
这就跟百姓期望天下太平是一样的道理。
林时继续说道:“反抗大军的家族,要么,便是与南齐朝廷有利益牵扯的,要么,其本身便是南齐的狗腿子,这样的世家,杀光了反而有利于地方的稳定。”
小主,
顾知洲闻言,忍不住叹了口气,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林时的杀心重,他是知晓的。
毕竟,两人合作的次数,也不止一两次了。
他就是单纯的觉得,南齐那些世家,就这么杀了未免可惜。
毕竟,世家之人虽然可恶,却也是真正的博学之辈。
他们的学问,于本就人才奇缺的大梁有很大的益处。
只是如今看来,林时是杀心已定。
他也只能见机行事,看看能否保留下一些真正的读书种子了。
两人简单交谈两句,便不再多言。
此次攻齐,大梁的大军是兵分三路。
淮水北侧的程名振算一路,程名振的主要任务,便是防守淮水北侧,避免南齐和姜琦联手,倾吞大魏旧土,与大梁来一次换家战术。
赵兴业麾下的龙渊水师算一路。
南齐的地势不比中原和大梁,江南水网密布,到处都是大江大河。
而赵兴业的任务,则是借助江南境内水网,四处支援和平定小规模的叛乱与抵抗,肃清地方。
林时麾下这十一万大军,则是攻齐的主力。
这十一万大军,将会从荆州入境南齐,平推南齐境内的所有城池。
同时,与南齐的大军正面对抗。
大梁三路大军,互相配合,方能真正对江南之地进行一番犁庭扫穴般的秩序重塑。
......
......
于此同时,大齐境内,姜云梦与年仅十岁的南齐小皇帝萧锐也正在调兵遣将,以此来应对大梁即将到来的大军。
当然,说是帝后二人一块调兵遣将,但真正做主的,还是世家出身的一众朝臣。
而这些朝臣,为首之人分别是掌控了南齐政权的相国张昭,以及在陆氏叛国之后接手军权的大都督顾元。
皇宫大殿,四人相对而坐。
顾元和张昭正在商议如何应对大梁的攻伐。
姜云梦和萧锐则坐在一边,手捧大印,只要两人定下一个策略,便上印下发。
很快,两人手边便多出一沓厚厚的召令。
“差不多了,我朝四十万大军,尽管火器不如大梁的火器那般犀利,却也谈不上毫无还手之力,就这样吧。”
随着一个个漏洞被补齐,顾元起身伸了个懒腰,随意朝姜云梦和萧锐拱手一礼,便准备离去。
“大都督!”
张昭叫住了他,神色有些迟疑地问道:“魏太子姜琦手底下十几万大军对我朝来说也是不小的助力,真的要弃之不用吗?”
“呵!助力?”
顾元有些不屑的冷嗤一声,慢条斯理道:“面对灭国之祸,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的军队,就算用了,也只会拖我朝大军的后腿,让他们在淮南之地拖住程名振麾下的十三万梁军,便是他们最大的用处了,你难道还指望他们能反攻梁军不成?”
张昭一愣,神色更加迟疑。
心底还是想要劝说顾元能和姜琦守望相助的。
只是,看顾元现在的样子,他就算劝了,估计顾元也不会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