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衣的神色一下就古怪起来。
他看向王明义,认真思考起来,片刻之后明白了缘由。
“你要办报纸?”
王明义不答。
周铁衣继续猜,“董行书想要你走一条介于白话文和现行书面文之间的道路,作为你新儒的根基。”
王明义尽管表情不变,但心里还是对周铁衣的思维感到震撼,好像自己只要给一个线索,对方就能够答得出来全部一样。
他忍不住问道,“这如何猜出来的?”
周铁衣不屑地笑了笑,“从你来要这篇文章,我稍微一想就猜得出来!”
《师说》是什么背景他可太了解了。
尽管这个世界的人不懂《师说》的背景,但是结合董行书的地位,和他想要用《师说》来办报纸,轻易就可以猜出董行书看出了《师说》的作用。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
摒弃繁复的辞藻,用典,音律,让文章回归本质,就事论事。
说是古文,但核心是托古改今,和启蒙运动一样。
唯一可惜的是古文运动把自己局限在文章上面,没有像启蒙运动一样,从文章跳脱出来,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配合生产力的解放,完成思想上的解放,最终为新时代的出现奠定基础。
因为没有底层基础,所以古文运动最终还是衰落了下去。
周铁衣敲了敲桌子,但这个时代不一样,自己已经开始掀起了工业化的浪潮,自己的白话文运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符合启蒙运动的思潮。
只不过自己有着完整的体系,不用托古言今。
我已经看到了未来,何须假借历史之糟粕!
倒是王明义,若是他的古文运动和工业化浪潮结合,形成新儒……
“有趣!”
周铁衣敲了敲桌子。
“我为什么要卖给你?”
周铁衣反问道。
王明义按照司律的意思,走上前去,将锦盒盖上,准备拿起东西就走,不跟周铁衣废话。
“等等!”
周铁衣连忙按住锦盒,“不多聊聊?”
王明义不放手,笑道,“司律说了,若周大人不想卖就不卖,我们就算没有你这篇文章,自己想一想,还是能够写出来的,顶多差一点,效果没有那么好,但是儒家碧血,大人家里面也没有吧?”
周铁衣撇了撇嘴,他还想要加价呢!
青空规真是老奸巨猾!
“我这篇文章卖给你,那万一你成了,不就是我把杀我的刀卖给你了吗?你们真不多给一点?”
周铁衣忍不住多说了一句。
刚刚他还在批评商人会卖绞死自己的绳索,没想到对方真的价格出得起,自己也不能够免俗啊。
王明义笑道,“若一篇文章能够杀得了大人,梅侍郎那篇《乞罪表》就足以,何至于让大人走到今天?”
周铁衣摆了摆手,“去,笔墨伺候。”
对于周铁衣的驱使,王明义没有扭捏,快速走到一旁,帮周铁衣开始磨墨。
周铁衣看着王明义一边磨墨,一边问道,“文章落谁的名?”
王明义思考了一下,“落你的名。”
周铁衣笑道,“落我的名,你报纸怎么办?如果真的是司律给你出主意,应该是不落名吧,他肯定会说,十年后等分出胜负,无论谁胜谁负,这文章再归还到我名下。”
王明义不答,这确实是解决办法,若落周铁衣的名,他办报纸阻力很大,甚至他办的报纸很难在太学院推广下去。
不过他还是想要让周铁衣落名,至于推广的方法,他已经有了想法,只不过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
但若连这种事都办不好,他凭什么跟周铁衣争夺‘新儒’的道统,还不如死在第一步,免得浪费大家时间。
王明义沉默地磨好了墨,周铁衣提笔就写。
《师说》并不长,还是必背课文,即使自己记不得全段,但是关键语句都记得,再结合自身这些年来的感悟,也能够写得七七八八出来。
毕竟古文运动的核心,在于文以载道,不是在于让你死记硬背,那样反而落了下乘。
写完了这篇文章,周铁衣想了想,另外拿一张纸,落笔‘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周铁衣笑着指向这纸,“我也不欺你们,这算是添头,你以此破题,结合你所见所闻,以后再写一篇文章,写得好,足以压过这篇《师说》。”
王明义看了一遍完整的《师说》,已经是入了迷,再看这八个字,顿时心中有万千思绪,就像是一道亮光,直接在脑海之中迸发开来。
王明义深深看向周铁衣,“你就这么送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