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敌军总攻(上)

此外,待杨奇到达目的地之后,让其必须密切关注兰与爱尔兰的一举一动,如果欧洲众国胆敢发动进攻,则需立刻对两国进行支援;倘若他们按兵不动,那么我们便要果断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

"臣遵旨,臣即刻去办。"

翌日清晨,似乎是早就预见到了朝廷接下来会采取何种行动一般,在针对各国相关人士展开的抓捕行动之中,竟然有许多人早已逃之夭夭,其中甚至包括大不列颠以及法兰西等国家的大使也都凭空消失不见踪影。

面对如此状况,朱由检当机立断再次下达圣旨,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全力追捕逃跑的这些外族之人,并力求能在本国境内将他们全部捉拿归案。

当然,此事倒不是说朝廷出现了内奸,而是这群蛮夷心思狡诈罢了。

......

三日之后的朴次茅斯,整个军港呈现出一片萧条景象,放眼望去,军港周边方圆一公里内皆化为焦土,令人触目惊心。更甚的是,满地都是阵亡的明朝将士与蛮族士兵的遗体,明眼就可以看出这场激战的惨烈程度。

在过去的数日里,双方交战可以说激烈异常,难分胜负,蛮夷凭借着巨大的人数优势,屡次险些攻破军港防线。

然而,在关键时刻,两艘飞艇和战舰的火炮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无数的炸弹和炮弹的轰击下,血肉之躯又如何能抵挡的住?明军在武器的优势下成功击退了来势汹汹的敌军。

不过尽管如此,战至目前,明军也已是强弩之末。虽然他们奋勇杀敌,歼灭了不下三万名敌人,但自身亦付出了沉重代价,伤亡达到三千余人之多,而且其弹药亦是消耗了大半。

万般无奈之下,张通只好下令全军撤退至最后一道防线,并将朴次茅斯的大部分地区拱手相让。

实际上,张通做出这样的部署主要出于以下三个考量:其一,最后一道防线临近海岸线,这意味着舰队能够更便捷地提供支援以及补充弹药。

其二,在关键时刻,军队向海域撤退也能节省更多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