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嘛,父皇疼爱子女,这可是举国皆知的事儿。如今还劳烦父皇亲自前来探望,儿臣真是罪该万死。”耶律南仙语中暗藏锋芒,面上却满是恭顺之色。
“罪该万死倒不至于,你是朕最疼爱的女儿,也是咱们大辽最耀眼的明珠,朕可舍不得。”辽皇话里有话,笑容下似乎藏着无尽的深意。
耶律南仙并不接话,只是微笑以对。
她心中已然明白皇帝今日前来的目的,这是带着大辽新老两代最具威望的两人,来劝说自己呢。可瞧这两人的架势,也不知到底是劝说,还是威胁,想来今日怕是皇帝的最后一次试探了。
念及此处,耶律南仙看向老国公萧奕,轻启朱唇,笑道:“舅祖,您老可有好些日子没来外孙女家中看望我了。莫不是将外孙女忘了?”
萧奕面色微微一窘,轻咳一声,那声音仿若老旧的古钟,沉闷而沙哑,道:“好外孙,老头子今日来,就是想跟你吃顿饭,咱们祖孙俩可有好久没好好说说话了。老夫都这把年纪了,吃一顿少一顿喽。”
耶律南仙心领神会,亲昵地说道:“舅祖这说的是哪儿的话,我可是时常去您家看望您呢。只要您不嫌仙儿烦,仙儿住到您家去都行。”
“好好好!”萧奕深知南仙聪慧过人,有些话不必说得太过直白。
想他萧奕出身辽国显赫的后族萧氏,兄弟姐妹共五人。他们曾为大辽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最终却只剩萧奕与妹妹二人。妹妹早逝,仅留下女儿萧观音,萧氏主脉的重担便落在了萧奕家中。
依照大辽祖制,皇后须出自萧氏。
彼时,族中从身份与年龄考量,萧观音是唯一合适人选。族中长老商议后,决定送她入宫。
然而,这一决定却遭到萧奕所在主脉的坚决反对。
在大辽,尤其是像萧氏这样的后族,有个不成文却根深蒂固的规矩:萧氏女一旦成为皇后,便自动成为萧氏族长。正因如此,才避免了内部权力争斗,整个萧氏才能传承数十年,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外戚势力。
但对此,萧奕却看得透彻,萧氏女做皇后,名义上虽是族长,可只要子女不姓萧,那整个势力终究还是要回归到姓萧的手里,历来皆是如此。基于此,萧奕力排众议,坚定支持萧观音成为族长。
可萧氏历经多年发展,势力盘根错节,关系错综复杂。即便有萧奕支持,仍有许多人目光短浅,看不清局势,萧氏内部自此分裂,这致使萧观音入宫后,饱受欺凌,甚至一度性命堪忧。
萧奕也因此陷入两难之境。若施展雷霆手段为萧观音撑腰,萧氏内部恐将彻底分崩离析;若坐视不管,至少能维持萧氏表面的威严与团结。权衡之下,他选择了后者。
可命运的转折总是令人始料未及。
在人生至暗时刻,萧观音接连诞下耶律光和耶律南仙这两个非凡的孩子。随着年岁渐长,二人锋芒毕露。
耶律南仙手段凌厉、智谋过人。她仅用三年时间,便将萧氏整顿得服服帖帖,纳入了自己麾下。期间,她恩威并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清理了近半数守旧的萧氏老人。
之后,耶律南仙亲自前往萧奕府邸,负荆请罪,在府外跪了整整七日,恳请这位主脉的萧氏家主谅解。
萧奕对她的做法赞赏有加,他深知,大家族想要长久传承,必须定期清理内部的腐朽势力,统一思想。纵观萧氏第四代,耶律南仙出类拔萃,无疑是最合适的萧氏家主人选。
出于这份赏识与情分,萧奕对耶律南仙鼎力支持。但此举也导致国公府失去萧氏的支持和推崇,逐渐成为了单一的军勋之家。
这便是两家关系既亲密又疏远的缘由。
最终,在耶律光和耶律南仙的辅佐下,萧观音成功登上后位。一个焕然一新的萧氏后族和强大的太子党逐渐形成,势力之大,令皇帝都不得不心生忌惮。
自此以后,两家便渐行渐远,仅存的那三分香火情,也就只有他这个老头子还记得。这次皇帝亲自登门,请他做个说客,萧奕也不好拒绝,只得给皇帝充个门面,压个场子。
耶律南仙心思通透,当即令人备宴,请三人入座,这场龙凤宴正式开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耶律南仙始终以晚辈姿态谈笑风生,仿若对此次宴会的目的毫无察觉一般。
辽皇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这最喜爱的女儿,心中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