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宁有种乎

姚贾忧虑的说道:“陛下,如今武成侯所部新败,朝廷如今兵力空虚、粮草匮乏,实在是难以支撑东征平叛啊!”

胡亥听了两人的话,眉头紧锁,心中烦躁不已。

胡亥在大殿上来回踱步,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

他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道:“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这时,冯去疾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可先招安部分义军,分化他们的力量。同时紧急征调附近郡县的兵力,再征集粮草。”

胡亥微微点头,刚要开口,赵高却不屑地说:“冯相的办法太过迟缓,恐怕等到准备妥当时,反贼已势不可挡。”

正当这时,有士卒快马来报:“报,陛下,如今叛军的‘假王’吴广统率主力叛军,正围攻荥阳。另一路由叛军周文统率,以兵临函谷关。”

胡亥以及大殿之内的文武百官听后,纷纷大惊失色。

一时间,大殿内陷入了一片混乱,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可怎么办?叛军竟然已经打到了荥阳和函谷关!”

“我们的军队怎么如此不堪一击?”

“陛下,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啊!”

胡亥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他的双手微微颤抖着,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汗。

他看着眼前的混乱场面,心中也升起了一丝恐惧和无助。

冯去疾连忙说道:“陛下,若荥阳、函谷关有失,那我大秦朝廷与山东诸地的联系通道将会被切断啊!”

忽然,从文武百官中走出一人,他高声说道:“启禀陛下,臣有一计,可镇压叛军。”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他,原来是少府章邯。

胡亥的眼睛一亮,急切地问道:“章邯卿家,快快说来。”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章邯的期待和信任。

章邯恭敬地行了一礼后,说道:“陛下,如今骊山刑徒众多,且其中不乏身强力壮之人。若赦免他们的罪行,加以训练,便可组成一支军队。再加上我大秦锐士为骨干带领,定能抗衡叛军。而且这些刑徒本就畏惧朝廷律法,一旦给予机会,必然会死战以博前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众人听闻皆露出沉思之色。

赵高却冷哼一声,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怀疑:“这些刑徒本就是有罪之人,怎可轻信,万一临阵倒戈,岂不是祸事?”

章邯从容回应:“赵大人,如今局势危急,此乃权宜之计。刑徒们若叛乱,亦是死路一条,唯有跟随朝廷才有生机,他们定会知晓利害。况且由微臣愿意亲自统领,必不会出乱子。”

他的目光坚定而锐利,与赵高对视着,毫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