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不能冒头,却能在暗地里推动一二。如果群情汹涌、物议沸腾,父皇未必不会采纳谏言。

李正玉归家之后,最先迎来的便是父亲那双哀恸中又带着几分疑惑的眼睛。

他拦住想要询问李正玉南下情形如何的家人,将她带到书房,沉默许久,问道:“怎会如此?”

比起担忧亦或是愤怒,他内心深处其实是疑惑与不敢置信居多。万事万物的发展与演进自有其路径与章法,但现在事态的发展情况他实在是看不明白。

他知道李正玉一定为改变皇帝的想法做了许多努力,他没有办法去责怪自己的孩子,只想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正玉沉默了,她并不想欺骗原身的家人。

“你还记得你小时候的愿望吗?你不应该就此放弃才对,为父也会上书,绝不会坐视你前途难料。”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向来都是“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李父怎么会愿意李正玉去泥地里打滚,做一把随时可能被帝王舍弃的刀呢?

应付完父亲,李正玉又被老师叫去一顿训斥,称自己没有李正玉这样的学生,最后又拍着桌子说自己绝不会放任陛下这样胡来。

因为李正玉曾经极为正面的形象,朝臣的炮火大多集中于李炳一人,有些性情刚直的甚至直言朱庭瑄是“昏君”,却基本上没有对李正玉多加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