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暂住王宅(二)

奴为将 舍得胭脂 1234 字 3个月前

他又对段泓道:“前几日收到家书,说家母近日缠绵病榻,臣便火急火燎地赶回来,不曾想是为了告知臣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臣已经命人备好了茶,还请殿下挪步,与臣堂上一序。”

“好。王大人请。”段泓欣然答应了。

岳疏桐也跟随着二人到了堂上。

“殿下若是有什么要办的事,只要是臣能做的,尽管开口。”王骥亲自为段泓和岳疏桐倒上了茶。

“上次我来,大人说户部有几笔帐有纰漏,不知现在查得如何了?”岳疏桐问道。

“原来姑娘还惦记着这件事。我着人查了一番,发现这几笔帐,皆与堰州赈灾银,和西北军需粮草有关。”

岳疏桐心中一惊。

八年前,堰州因暴雨,突发洪水,朝中拨了无数银钱粮食赈济灾民,又蠲免了赋税。后来堰州刺史上书,说灾情已有所遏止,逃往他乡的百姓也大都回了原籍,堰州上下皆感戴陛下的恩德。堰州刺史也因赈灾有功而加官进爵。

西北边境处对昂族的用兵一直是头等大事,军中粮草所需,更是重中之重。

这两件事都非同小可,谁又敢在这上面动手脚。

难道有人连赈灾银钱和军需粮草都敢贪墨?

“大人可否细细说来?”段泓捏紧了茶杯,面露愠色。

王骥便屏退了堂上服侍的人,道:“臣刚刚走马上任之时,收到一本账簿,不知是何人寄来。这账簿中所列名目,皆是当初赈灾的银钱、粮食、粮种等。这本没什么稀奇,可数目却与户部所记相差甚远。单说钱粮,那账簿中写银钱五万两,白米一千石,黍米七千石。而户部所记,分明是银钱二十万两,白米五千石,黍米一万石。至于粮种、耕牛、药材这些,也是差出数倍。真是触目惊心。”

“堰州本就人口稠密,这些贪官污吏如此盘剥,堰州百姓还能有吃喝吗!”岳疏桐怒不可遏。

她本就经历过天灾,也因天灾失去了爹娘,自然对堰州百姓感同身受,恨不得将那些蠹虫一一斩杀。

“最初,我也如姑娘所想,以为是有人层层克扣。我本想找已告老还乡的前任侍郎孟老大人商议一番,到时好奏请陛下彻查此事。可我的信还没出祈安城,便听闻孟老大人全家,连同服侍的奴仆,尽数被流寇所杀。殿下,姑娘,你们说,这是不是太巧了?”说这话时,王骥的眸子如幽潭一般,深不可测。

岳疏桐闻言,思绪竟有些烦乱。

王骥饮了一口茶,继续道:“我觉得事有蹊跷,便暗中派人查访,却得知这位孟老大人返回故土之后,便买了千亩良田,兴建数座别苑,家中奴仆更是不可胜计。孟氏一族摇身一变,成了钟鸣鼎食之家。可户部侍郎一职,为正四品下,孟老大人又怎会有如此丰厚的家私。孟家被灭门时,孟老大人还乡还不到一年,这其中,要说没有什么事,我是万万不能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