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 买地新兵(上)

买活 御井烹香 2452 字 3个月前

如果是多愁善感的性子,想到这里,说不定自己都能抽泣起来,因为买地这里打仗,虽然结果一定是胜利,但也必定是会死人的——打仗就没有不死人的,打美尼勒城,六姐出动了岛船、仙器黑天使,打得那么顺,但也还是死了人么。

只要是踏上战场,命就不是自己的了,战士们都知道,自己可能会因为很荒谬的理由而死,这都是发生过的事情,什么好奇到船舷边眺望,然后一个脚滑摔下去淹死,什么扫荡城市时,被潜伏的敌军杀死……虽然少,但买活军也会死人,而且每年也都有士兵因伤转业,他们在入伍的时候,想到的都是黄小翠、陆大红、郑地虎这些大将的传说,可真到了要上战场,又想起那些莫名死掉的无名战士,并且无由地担心起了自己将会成为其中的一员。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一副生瓜蛋子的模样,新兵中照旧有人若无其事的大吃大喝、大说大笑的,这些人的表现,让书记员们暗暗点头,在心底把他们的名字记了下来——这样的人,如果还胆大心细,那就是天生的军人,他们在战场上存活下来的几率就是要比别人更高一些,也会比别人更有希望成为班组长,当然了,有没有机会再往上走,那就要看胆量之外的东西了。

“行了,都别磨蹭了,快吃快喝,写遗书又不是一定就死——这要连写遗书的胆子都没有,那你可以退伍了!这也是如今情况特殊,才把好事让给你们,不然,想上战场还得托关系呢!要是被二连他们知道了,指不定怎么说酸话!”

眼看吓唬得差不多了,书记员们便出来找补了——又是安抚又是激将的,把过于消沉的气氛又往回调整了一下。这其实也是实话,买地这里,因为海外版图扩张得很快,处处需要人手,老兵现在多在南洋、鸡笼岛,云县这附近的驻军,其实是一个新兵训练中转的作用,新兵在这里训得差不多了,便送到各地去驻防,再把驻防的老兵调动去南洋轮换,南洋的老兵再回来一批在云县带新兵。

如此的轮流驻防,虽然永远都有士兵在路上,对运力是个占用,但也可以确保新兵可以逐渐按部就班地变成老兵,先在安全的大后方训练,随后在驻防中积累处理实务的经验——谢双瑶给买地士兵的待遇很好,对他们的要求也高,只懂打仗是不行的,要了解民情,有处理一些民间纠纷的经验,这样士兵才能在开疆扩土中随机应变,从第一次接触起,就树立起买地军队的光辉形象,让百姓把买活军和其余政权区别开来。

在驻防中,士兵除了站岗放哨之外,还要定期去清扫山匪,平息骚乱,很多时候还要跟着地方官下去村里抓人——这可不是什么安全的事情,就说闽西现在的骚乱吧,虽然只是一些村寨纠结人手进来抢劫,但不论是从人员的数量和武器的运用来说,都可以说是一场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了。在买地对福建道的消化中,多得是和政策对着干的乡村,整个村水泼不进都是自己人,也很排斥外来的移民,如果要强硬镇压,那就要做好械斗的准备,同时还有村民争水打架等等,这些冲突中死人是很常见的事情。

当然了,还有逐渐清算、分解本地的大宗族,也往往需要驻防士兵的配合,这都是有可能酿成小规模武装冲突的事件。士兵驻防个一年左右,就会在接连不断的流血冲突中,逐渐习惯了见血、战斗,如果有剿匪的经验,那就更不必说了,一年驻防下来,就已经是很老练的士兵了。这样的士兵哪怕直接拉去南洋打美尼勒城这样的攻城战,也不会太怯场的。

等到他们在南洋,经过血与火的洗练,蜕变成真正的老兵时,他们就可以转变身份了,或者是提拔为班长,继续在从军这条路上往下走,或者是转业做吏目——如果在战斗中受伤,这是常见的安排。还留在军中的人,有些会以新的身份回到后防线轮换驻守,磨练新兵奶孩子,把原来的奶妈奶爸换到前线去立功。

一个合格的军人,经过这样的几次轮转,长官也能发现他更擅长的方向,适合治理地方的,适合攻城掠地的,适合整顿治安的,适合做思政工作的……在这样的轮岗中,便于因才而用,同时也杜绝了驻军和各地地方官关系过于密切的可能,让吃空饷变得更加困难。

轮转和退伍、转业制度,算是买地军队和敏朝最大的不同了,至于其余军衔、军制,以及设参谋、书记员等细微的不同,比起来反而不太为众人留意。而和轮转比,当然退伍、转业,也是让买地之外的百姓们啧啧称奇的地方——从来当兵的就犹如唱戏的,那都是贱役,一旦沦为军户,哪有轻易能挣脱打的道理?

哪像是买地,入伍之后,服役五年按道理就可以光荣退伍了,倘若想继续留下当兵,还要表现优异,才能予以考虑,一般来说,五年内若不能被提拔为班长,是很少能延迟退伍的,而班长延迟退伍三年,这三年内,要还不能再往上升一升的话,退伍时,便不能原级别转业,回到地方上,还得从头干起——也就是说,还是只能叫退伍,不能叫干部转业,这里头的区别,那可就大了去了。

说起来都像是笑话!别的地方,一听说抓壮丁,适龄男子那都是争相走避的,和女儿家逃选秀一样惊慌失措。但在买地这里,从入伍起大家就是争抢,听说还有走后门托关系想当兵的,入伍之后,大家更是想方设法地延长服役的时间,反而买地好像还嫌兵员太多养不起似的,全都和外头反了个了。很多初来乍到的流民家里,对于这种现象都是一时不容易接受,等到在买地这里住了一年半载,了解了本地的情况了,也跟着疯了似的想把自家的孩子往军队里送——别的不说,就是这吃喝,这服饰,那是一般人家能供给的吗?在买地这里,当兵还真不是吃苦受累,而是一门大有前景,比别的考吏目、做生意都更容易出头的登天梯!只要一入伍,哪怕五年内寸功未立,那也是丝毫不吃亏的,退伍后的,还是要比同龄人更高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