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留城内。
负责留守的曹仁,在得知秦军并未出兵,而是放任酸枣和封丘的曹军向燕县集结时,眼中顿时露出了失望之色。
昨夜,曹军全部骑兵出动时,就已经做好了一旦秦军骑兵跟进,就在其进军路上设伏的准备,结果张辽没上当,并未出动骑兵跟进。
天亮后,曹仁按照范蠡的计划,让酸枣和封丘大军向燕县集结,以此引蛇出洞,让秦军分兵作战,结果张辽还是没有上当。….
连续两计不中,这让曹仁中心焦急的同时,又不禁想起范蠡临行前的叮嘱。
范蠡猜到贾诩可能会识破他的意图,毕竟以贾诩的谋略寻常计策很难瞒过他,所以范蠡的计划并非骗过贾诩,而是让他在两其相害取其轻中做出取舍。
另外,范蠡还告诉曹仁,这一去若是能保住定陶的话,全军自然还有生机,可若是不能的话,他希望曹仁能够有所觉悟,言下之意就是入让他做出牺牲。
曹魏是典型的任人唯亲的国家,掌权的多为曹家和夏侯家的人,而因夏侯?等一众血亲的死亡,两家人基本都对大秦充满怨恨,曹仁自然也一样。
所以,当时听到范蠡这么说后,曹仁几乎没有怎么思考就向范蠡保证,自己已经有所觉悟,若真到那一步的话,他愿意为曹魏,为主公做出牺牲。曹仁的担保得到了范蠡的信任,这才让他获悉了全部的计划,而让曹仁震惊的是,范蠡这次竟对主公都有所隐瞒,或者说主公心中应该十分清楚,只是为了
遮羞才装作不知道。
“军师啊,希望你是对的吧。”
曹仁轻叹道,随即召集麾下曹洪、曹芸、曹璨、曹友闻、曹友万、曹震、曹炳,这七位曹魏宗室大将,共同商议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除了曹洪之外,曹芸和曹璨是对爷孙,曹友闻和曹友万是对兄弟,而曹震和曹炳则是父子。
曹芸是曹彬的父亲,在后汉和后周王两朝,任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到宋时累赠太师、尚书令、魏王。
曹璨则是曹彬的长子。
曹彬一生共育有七子,其中最优秀的自然是战绩不比他逊色的四子曹玮,其次就是长子曹璨,保守边境,颇著勋劳,且仁爱宽厚,也颇有其父的风范。曹友闻是南宋名将,骁勇善战,多次击败蒙古骑兵,是南宋在四川军事上的顶梁柱,可惜因得不到增援,孤军奋战,最终和弟弟曹友万一起在阳平关之战中
壮烈殉国。曹震是明初名将,蓝作战勇猛,并且擅长丛林之战,经常率步兵翻山越岭,深入缅甸境内杀敌,震慑西南,可惜跟蓝玉关系太好,受其牵连,最终和儿子曹
炳一起被朱元璋处死。
不得不说,隋亡之后,魏国实力虽排在列国之末,不过人材是真的多,一家一姓能出这么多人才确实很难得,只可惜真正顶尖的却并不多。
不只是曹仁,匆匆而来的曹洪等七将,脸上也都充满焦急之色,毕竟连施两计都不成,接下来真的要铤而走险了。
尤其是曹芸和曹璨爷孙,许昌沦陷,儿子曹彬被俘,生死未知,作为父亲的他们又岂能不急?
但救援肯定是救不了的,毕竟现在陈留曹军自身走难保,只能祈祷孙子曹玮能够逃出生天。….
“仁哥,军师的计策失败了,秦军并未出动,现在咱们是继续向燕县进军,还是召回前往燕县的两军?”曹洪一脸焦急的问道。
曹洪和曹仁只是堂兄弟,并不是亲兄弟,曹仁和曹纯才是亲兄弟,不过他们和曹操夏侯?夏侯渊自小一起长大,不是亲兄弟也生似亲兄弟。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夏侯?战死之后,和其关系亲密的人才会同仇敌忾,都准备彻底走上反秦之路,比如:曹仁、曹洪。曹操这次前去救援定陶可是带走了全部的骑兵,不但殷受、澹台誉、曹宁在军中,而且夏侯渊曹纯也一起随行,以至于曹仁和曹洪成了陈留十万大军的总帅
。
曹洪和曹仁不一样,他只是员猛将,并不具备帅才,但胜在对曹操忠心,所以才能和曹仁执掌全军。其余六员大将中,比如文武双全的曹友闻,他的统军之能绝对在曹洪之上,甚至不逊于曹仁,但他只是曹家旁系,血缘关系比较远,和曹操也没有什么私交
。
所以,哪怕曹有闻也是曹魏宗室,可在这种极度危险的情况下,他也依旧得不到曹操的重用。端坐在主位上的曹仁,却并没有立即回答曹洪的问题,反而观察起众将的表情来,他想看看有没有人生异心,毕竟如今的局势对曹魏太不利了,有人会多想
也是情理之中。
而在接下来的交谈中,众将的表现也都只是焦急,并没有人提出投降之言。
其实这也很正常,曹操为了团结内部、一致对外,连一向劳苦功高的苏护都把剥夺了兵权。
苏护对曹操不可谓不忠心,甚至连亲闺女都献出去,可到头来却因女儿嫁入秦宫,而彻底失去了曹操的信任,这也让魏国内部的不少人为苏护打抱不平。
毕竟当初为了和大秦联姻,是曹操主动求苏护把苏心月嫁给嬴昊的,为此甚至无视魏国第一猛将殷受的感受。
现在秦魏两国翻脸了,作为两国友好的桥梁苏护,反而成了第一受害者,这不是妥妥的卸磨杀驴嘛。
为此,不少和苏护交好的人为其说话,结果却都被曹操用明升暗降的法子剥夺兵权。
曹魏军制也参考了秦制,如今是三千人为一营,五千人为加强营,万人则成一军。
现在陈留的十万五千大军,主要归十个万人将统领,而这十人中六个都姓曹家,另外两个还姓夏侯。
由此足可见,曹操为了团结内部,任人唯亲到了何种地步。
如此反复‘提纯’数轮之后,曹魏内部能掌兵权的人,起码是曹操能够信任的人,而这些人就算心有不满也不敢提出来。
在场的七位曹魏宗亲大将,难道真没人想过投降嘛?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曹芸、曹璨、曹友闻、曹友万、曹震、曹炳,他们又没有和夏侯?一起长大,和夏侯?也没有那么深的感情,自然不会因夏侯?的死而恨秦军。….
尤其是曹芸和曹璨爷孙,对他们来说,儿子被俘,现在曹军处境又如此艰难,与其继续打这场看不到希望的战场,还不如趁早投降呢。
只是经历过‘提纯’之后,他们都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都将想法藏在了心中,轻易不敢表达出来。
曹仁自然知道哪怕是曹家人,也不一定会死忠到底,肯定会有人心口不一,不过他并不在意,因为他不会给这些人投降的机会。
“放心吧,咱们如今所遭遇的局面,军师早在离开前就已经料到了,并留下了应对之法。”
曹仁想起了范蠡的叮嘱,并没有对众人和盘托出,一脸淡定的说道:“咱们现在需要做的是拖住张辽,等主公保住定陶后再撤军。
按照军师的叮嘱,若是计策失败的话,就召回前往燕县的大军,并让燕县守军弃城前往陈留……”
“什么?放弃燕县?”
曹仁的话还没说完,曹友闻和曹璨就惊呼起来。
其实哪怕曹仁不说,在场众将也知道从东郡突围出去的概率微乎其微,但相比于定陶失守后所形成的死局,从东郡那边突围的希望反而大点。
所以当曹仁提到放弃燕县时,曹友闻和曹璨的反应才会这么大,毕竟有这个希望总比没有要好啊。曹璨话才刚说出口,就意识到了自己失态后,当即闭嘴不再多言,而曹友闻却急不可耐的问道:“一旦放弃燕县的话,若是主公没能救下定陶,那我十万大军
的退路不就彻底断了吗?”
从两人的反应就能看出,曹璨到底是获封了国公的人,或许他的军事能力不如曹友闻,但政治嗅觉却比曹友闻强得多。不出曹璨所料,曹友闻此言一出,曹仁心中已经生出不满和防备,淡淡的看了曹友闻一眼后,说道:“秦军在东郡的兵力虽空虚,但只要张辽还死死盯着,我
军就不可能真的从东郡方向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