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集 三国归隋

长河落日,秋木悲歌。

北齐后主闻报南方兵败,此时兰陵王高长恭已死,国中再无良将,乃使南梁降将、原湘州刺史王琳引军赴寿阳召兴,以抵抗吴明彻。

王琳大军未至,陈将黄法氍攻克历阳,尽杀守城士兵。后进军合肥,郡守望风请降。王琳闻秦州与合肥俱失,不敢前进,遂引军而回,固守寿阳城。

吴明彻乃率得胜之军,将王琳围在寿阳。因久攻不下,便在淝水筑堰灌城。

城里军民皆得水肿腹泻,病死十之六七。而此时齐将皮景和带十万大军屯在寿阳三十里外,居然袖手旁观,不采取任何救援行动。

王琳从七月守到十月,粮尽城陷,终被吴明彻俘虏,刺史卢潜一道被擒。

皮景和见势不利,飞速北逃,将驼马辎重全部留给陈军。

无愁天子高纬闻报寿阳已失,终于面露愁色。左右宠臣却是伶俐,温言劝道:即齐国尽失黄河南岸,陛下亦可作龟兹国主,何劳圣虑耶!

高纬闻奏,乃转愁为喜。

王琳被押到陈军军营,一路百姓号泣跟随。吴明彻军中将士亦多为王琳部下,皆流泪为故主请命,争相送以酒食。

吴明彻本欲将王琳槛送建康,闻而大惧,恐有人在半路上劫了囚车,遂派人追上槛送队伍,将王琳斩杀在寿阳东二十里处。

消息传开,江淮军民哭声震天,便是田夫野老,莫不为之流泣,如丧考妣。有乡野老者并赍酒肉,至王琳身死之处祭奠,将浸血之土收集而去。

王僧辩长子王顗当初随王琳一同降齐,留于邺城,闻王琳已死,于是出至郡城南门,登上高冢号哭,痛哭以至气绝身亡。

王琳被传首建康,高悬市中,故吏朱玚上书朝廷,要求埋葬王琳首级。吴明彻亦屡次梦见王琳向其求取首级,亦为奏请。

陈帝准奏,于是王琳尸首合一,被埋在寿阳附近八公山侧。下葬之时,上千士民参加葬礼,传为异事。其后扬州茅知胜等五人悄悄挖出王琳灵柩,秘密送到邺城,齐主再次举行隆重葬礼,追赠忠武王。一代绝世偶像,自此归于黄土。

吴明彻大败齐军,擒杀名将王琳,光复淮泗之地,由此威震天下。

宣帝复使谒者萧淳风前往寿阳,在城南设坛册封吴明彻,二十万将士列旗击鼓,操戈披甲,无不欢呼雀跃。

太建九年十月,北周闻说北齐败于南陈,趁机出兵,东伐北齐。

陈宣帝闻报,欲乘机争夺淮北,遂诏令吴明彻进军北伐,并使其长子戎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吴惠觉兼理州中事务。

吴明彻奉命挥师北进,执如破竹,率部抵达吕梁(今徐州东南,非山西吕梁也),击败徐州总管梁士彦,进围彭城。

与此同时,北周大军攻破邺城,北齐灭亡。自高洋建国,历经六帝,享国二十八年。

北周武帝既灭北齐,便派大将宇文忻前来徐州,争夺吕梁,两军对垒,展开激战。

吴明彻擂鼓邀战,先锋大将萧摩诃不请将令,径率亲兵十二骑冲入敌阵,铊击棍打,直入中军,夺下周军大旗,斩将十余人而归。

北周军无不大骇,兵退十里下寨,宇文忻坚守不出。三日后,周武帝又派大将王轨前来,在吕梁下游结成连营水栅,断绝陈军归路。

探马报进南陈大营,萧摩诃对大帅吴明彻道:王轨封锁下游,必要在两岸筑城。今趁其筑城未就,末将愿率轻骑袭之,其必不敢抵抗。若等其城筑成,则我皆为其虏也。

吴明彻忌其功高,不悦道:拔旗陷阵,将军之事;深谋远虑乃老夫之事,休要多言。

萧摩诃闻言变色,悻悻告退。不到十日,周军果然在泗水两岸筑城已就,切断南陈军水路;其后周军乘灭北齐之威,援兵不断到来。

萧摩诃眼见己军已陷入重围,又进大帐来见吴明彻,流涕请求:大帅!今求战不能,请将军速率步兵先走,末将断后,必保将军平安回京,尚可保前番胜绩,且元气不损。

吴明彻此时后悔无及,怆然答道:贤弟所言是也。但我奉命出征,今被敌困逼,怎能弃军而逃?况我军多为步卒,我为主帅,须亲自殿后。贤弟可率马军,为我先锋可也。

萧摩诃不知主帅已准备死战就义,本意是让自己逃生,于是挑选八十精骑,趁夜率先突围,天亮时到达淮南。

吴明彻率步卒陷于周军重围,走投无路,彻底大败,与将士三万人均被俘。吴明彻被押送长安,见周武帝宇文邕,威武不屈。

周武帝早闻其大名,意欲劝降,吴明彻固执不从,不久忧愤死于长安,年六十七岁。

陈宣帝乃征召萧摩诃还京,任命为右卫将军。

字幕:西元五七八年,北周建德七年。

周武帝宇文邕再下诏令放免奴婢,诏称故豆卢宁征江南武陵、南平等郡,所有民庶被虏为奴婢者,悉依去年十一月令同江陵民一并放免。

三月,北周改元为宣政元年,派兵讨伐突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四月二十一日,南陈平北将军樊毅遣军渡过淮北,于清口筑城。二十五日,北周复至,陈军复弃清口城渡淮南还,淮北失守。

周宣政元年四月,突厥入寇幽州,武帝率诸军分兵五路讨伐突厥,至云阳宫生病,诏停北伐。六月,周武帝病死,太子宇文赟即位,是为周宣帝,改次年为大成元年。

宇文赟即位之后沉湎酒色,五位皇后并立,又大肆装饰宫殿,滥施刑罚,派亲信监视大臣言行,杀害皇叔齐王宇文宪。北周国势衰弱,南陈得以苟存。

次年二月,宇文赟懒于朝政,将帝位传给七岁太子宇文衍,改元大象,史称周静帝。自称天元皇帝,杨丽华为天元皇后,住处称为天台,对臣下自称为天。

九月,周静帝使韦孝宽为行军元帅,领总管宇文亮、梁士彦等将,攻略陈国淮南。

韦孝宽奉旨,分遣杞公宇文亮自安陆攻黄城,郕公梁士彦攻广陵,自率军攻打寿阳。

陈宣帝命南兖州刺史淳于量为上流水军都督,中领军樊毅都督北讨军事,抗击周军。

韦孝宽攻克寿阳,宇文亮攻克黄城,梁士彦攻克广陵,继取霍州。陈军难以抵挡,遂将南、北兖、晋三州以及盱眙、山阳、平阳等九郡民众,尽数徙往江南。

周军乘势攻下谯州、北徐州,至此长江以北皆入于周。

大象二年三月,周军伐陈大胜,回师长安。行军总管宇文亮密谓长史杜士峻:主上淫纵滋甚,社稷将危。孤既忝宗枝,不忍坐见倾覆。今我军权在手,公谓如何?

杜士峻:今若袭郧国公而并其众,推公从父为主,鼓行而前,谁敢不从?

宇文亮大喜从之,遂趁夜率领数百骑,袭击韦孝宽大营。不料未近营门,左右两侧伏兵大起,将宇文亮及其从骑全部斩杀,并无一个漏网。

原来在此之前,早有宇文亮部将茹宽预偷入大营,将宇文亮之谋密告韦孝宽。

大象二年五月,天元皇帝宇文赟由于纵欲过度,嬉游无度,至于病危。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因见静帝幼弱,于是伪造诏书,托孤于随国公杨坚,使其辅佐朝政。

二十四日,宇文赟在天德殿病逝,时年二十二岁,谥号宣皇帝,葬于定陵。

左丞相杨坚因上柱国尉迟迥位高望着,便以会葬宣帝为名,召尉迟迥入朝,并以韦孝宽为相州总管,赴邺城取代尉迟迥。

尉迟迥无故被夺封镇,便以反对随国公为名,起兵称叛。

周静帝诏令出动关中军队,命韦孝宽为帅东伐,驻军河阳。尉迟迥命仪同薛公礼等人围攻怀州,韦孝宽以兵败之,又进驻怀县永城桥东南。

怀县地处要塞,城墙坚固,诸将请求攻占。

韦孝宽却道:此城虽小而坚,若不能下,必弱我军威。不如先败其主力,则此小城之军又有何作为?

于是舍弃永桥小城不理,竟带大军驻扎武陟。尉迟迥派其子尉迟惇率军十万进抵武德,在沁水东岸布阵二十余里。适值沁水暴涨,两军隔水对峙。

八月十七日,静帝使监军高颎前来督战。韦孝宽令在沁水架桥,准备发起进攻。

尉迟惇令军从上游放下火筏,企图焚桥;高颎则命士卒在上游构筑工事,前锐后广,前高后低,状如坐狗之土墩,名曰“土狗”,以阻火筏近桥。

尉迟惇挥军稍退,欲待韦孝宽军半渡而击之;韦孝宽却乘机擂鼓齐进,全军渡毕。高颎在对岸监战,当即下令焚桥,以绝士卒反顾之心。

官军于是奋力猛攻,大败叛军,尉迟惇快马逃归邺城。韦孝宽率部下六名行军总管,乘胜追击尉迟惇溃军,迅速迫近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