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一废太子·揣摩帝心(十)

出了小佛堂,宜修满脸疲惫地享受丫鬟们的伺候,洗漱后坐躺在榻上,半眯眼养神。

这几个月,没少费心神筹谋,很是头疼。

剪秋轻按宜修的太阳穴,轻声道:“主子,这些日子,您真真是辛苦了。”

这几个月,剪秋、绣夏亲眼瞧着主子费心策划一切,从爷去木兰秋狝后的日日担忧,到费心调教温宪公主,再到布局十四、十三两位阿哥府上……每一步,都走的极为小心。

“忙忙碌碌三个月,总算是没白费功夫。”宜修闭眼,心下暗自掂掇:

调教温宪费了大力气,但回报也是极为丰厚的,不仅拿下了舜安颜、保下了十三,更一举废了十四。

一想到乌雅氏母子筹谋多年一遭落空,满盘皆输,宜修就高兴的不能自已。

侧转身子,示意剪秋去梳妆柜取出那条早就备好的南红佛珠,笑道:“染冬也辛苦了,虽有章佳一族的包衣相助,但她入热河行宫也是冒了大风险的。你明儿去她府上一趟,把这佛珠赐给她儿子长宁,再给染冬丈夫传句话,年后,就让长宁入府给弘昕当伴读。弘昕,总念叨长宁呢,如今,也是遂了他的愿。”

“嗻!”剪秋、绣夏都为好姐妹高兴,染冬往后何止是当官太太,诰命夫人也是可以肖想的。

“对了,敏妃那儿,还离不开人,让强子联系染冬,请她在劳累两天。并给敏妃提个醒,阿哥们在宗人府待了半个月,是时候奉太后去皇上面前说一说。顺水人情,不要白不要。”

论本心,宜修巴不得皇子们一直待在宗人府,但想想后宫那群妃嫔,再想想前朝那些官员,别的不说,五阿哥胤祺是太后一手养大的,能不心疼?

太后到现在还没去皇上面前表态,是不想给康熙添堵,但不代表老太太不心疼孙子!

让敏妃去太后面前充好人,只不过是给太后、康熙个台阶,方便母子俩把话说开而已。

这种顺水人情,敏妃不做,惠妃、荣妃、宜妃反应过来也是会做的,何必把到手的人情拱手让人呢!

何况,康熙对太子还留有余情,不然也不会演一出“朕悔,悔之晚矣,无颜见太皇太后与皇后”的戏码。

若非出了重兵围困热河行宫一事,只怕康熙早就回宫,趁机把太子送回毓庆宫,而不是故作冷漠,任由太子圈于宗人府不闻不问了。

以宜修对这位老爷子的了解,康熙爱权力,重江山,也喜太子,最敬重太皇太后(孝庄)。太皇太后在世时最疼爱的就是太子,而太子现在被幽禁在宗人府中身不由己,前些天更是险些震怒,认定是太子暗中指使凌普谋反,等认清那手谕并非出自太子之手,老爷子肯定是有悔的。

不然,敏妃如何能凭着追忆往昔,成功令康熙开怀,还不是康熙自己回忆着往事,对以往父子情深追念不已。

这几天,只怕老爷子已经意识到,太子胤礽虽不贤,奢侈成性,不过始终还不至于忤逆到那种地步,然后,自然是迁怒旁人,把太子摘干净,来抚平内心复杂的情绪。

宜修有九成把握,接下来老爷子必定会跟当初杀了索额图那样,认为太子变成这样,多半是中了胤褆的诅咒才迷失了本性……否则,上一世老大胤褆不会被圈禁至死,都无重见天日之时,而太子却能迎来二立,纵使还有后面的二废,可也侧面证实一件事儿,老爷子现在只愿意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也只愿意听自己想听的。

晚年一意孤行、刚愎自负……自满和犹豫不决的心态,已然显现出来。

康熙晚年对政事倦怠,对下属的要求也变得宽松,对贪腐现象和社会矛盾视而不见,导致朝廷腐败风气盛行?、朝廷风气变得死气沉沉;

在立储问题上,犹豫不决,两度废立太子胤礽,导致皇子间争夺储位的斗争激烈,朝廷动荡不安?。

一切的根源,其实都在于康熙老了,一方面对皇权严防死守,一方面为没有符合心意的继承人而惴惴不安,既怕因自己的优柔寡断,害了大清社稷,又怕儿子们联手夺了权,致使身后名不堪。

宜修按了按眉心,其实站在老爷子的角度,储君废立一事,糟心的很,优柔寡断是正常的,但理解归理解,不代表认同。尤其是想到太子二废后,皇子夺嫡间惨烈的局面,宜修就头疼不已,可她无力更改这一切,只能防患于未然——

后院的孩子少不得被夺嫡波及,那就不把孩子留在后院!

弘晖那儿,她和贵妃有了安排,任谁也不敢暗算养在御前的皇孙;

弘昭入尚书房,身边一大堆的皇孙及重臣后辈,要动他……难度不是一星半点;

弘晗、弘昕么,等年后就送去城外的数术馆,那都是梅文鼎的徒子徒孙,也有孩子们

出了小佛堂,宜修满脸疲惫地享受丫鬟们的伺候,洗漱后坐躺在榻上,半眯眼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