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漠北之战(下)

此次远征,霍去病率部转战两千余里,以损失一万多人的代价,前后共斩匈奴部众七万余众,左贤王部经过此战彻底被打残。

汉武帝对于霍去病的战果极为满意,下诏加封霍去病五千八百户,其部下将领亦多有封赏,其中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因斩敌捕虏二千八百人获封邳离侯;北地都尉卫山因活捉匈奴王获封义阳侯;渔阳太守解、校尉李敢皆因缴获敌人旗鼓获封关内侯,食邑两百户;因淳王复陆支因功获封杜侯;楼专王伊即轩因功获封众利侯;从票侯赵破奴、昌武侯赵安稽则各自因功加封食邑三百户;校尉徐自为亦被赐爵左庶长。

至于卫青一路,虽然也斩敌近两万,但由于己方损失相当,再加上走脱了伊稚斜单于,以及李广因罪自尽,因此不仅主帅卫青没有受到奖赏,就连随军出征的一众将领,也只有西河太守常惠被赐爵关内侯,云中太守遂成受赐食邑两百户、黄金百斤,其余将领则是丝毫奖赏也没有。

凭借着多年来的战功,卫青和霍去病声望日益高涨,汉武帝特为两人加号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不过,汉武帝虽设大司马以代太尉之权,但却并无印绶,大司马也只是体现荣宠的加官而已,将领地位的高低,实际还是要通过将军号的地位来体现。

汉武帝虽然为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皆加号大司马,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从战前部署到战后封赏,汉武帝明显有打压卫青而抬高霍去病的意思,于是此后卫青权势日衰而霍去病则日益显贵,以致很多卫青的旧友、宾客纷纷转投霍去病。

小主,

漠北一战,两路汉军虽然仅仅损失了两万多将士,相较于斩获而言,损失并不算太大,但由于长途奔袭,战马损失却极为惨重,当初有十四万匹公私之马随军出征,结果等到大军凯旋,却只剩下了三万多匹。

当然,相较于汉军的损失,匈奴方面更惨,此战匈奴单于和左贤王损失主力多达九万余人,尤其是左贤王,其主力几乎被全歼。

当初,伊稚斜单于战败而逃之后,一路只顾逃命,结果与部众失散十余日,以致于被误认为战死沙场,右谷蠡王随之自立为单于。直到十几天后,伊稚斜单于得知汉军已经南撤,这才重新复出,与匈奴各部建立联系,右谷蠡王得知消息,又连忙自去单于之号,匈奴王庭的混乱与狼狈状态由此可见。

由于大量主力被歼、大批人口物资丧失,伊稚斜虽然仍居单于之位,但他的影响力和权威却遭到了沉重打击,已经大不如前。更重要的是,随着左、右贤王两只臂膀被彻底斩断,如今只剩下了匈奴单于悬孤漠北。

伊稚斜单于鉴于本部损失惨重,担心日后再次遭到汉朝打击,也不敢继续再在大漠以北立足,不久便下令将单于庭继续向西北方向迁徙,从而形成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

随着匈奴势力的迅速衰退,匈奴对于西域诸国和乌桓等部落的影响力亦大为减弱,尤其是位于汉朝东北部的乌桓,随着左贤王部的惨败,乌桓被彻底从匈奴的奴役下解放了出来。

自西汉初期,冒顿单于击败东胡,势单力孤的乌桓便就此深受匈奴的奴役,每年都要向匈奴单于进献大量牲畜皮革、牛羊战马等物资,若是有丝毫的违拗,轻者没收其妻子为奴婢,严重时更会遭到武力镇压。

漠北之战后,随着匈奴势力被逐出漠南,乌桓为了摆脱匈奴的奴役,遂选择了臣服于汉朝。汉武帝闻之大喜,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五郡以北,原本属于匈奴的大片肥沃草原赏赐给了乌桓人,乌桓随之南迁到五郡塞外驻牧,汉朝始置护乌桓校尉,持节监护乌桓各部,防止乌桓与匈奴来往。如此一来,乌桓不仅成为了横在汉朝东北部的一道屏障,使得汉朝边塞日趋安定,日后甚至还曾多次协助汉朝共同攻打匈奴。

至于汉朝,则趁机将抵御匈奴的防线向北延伸到了阴山以北区域,巩固了对河南地和河西之地的统治,同时开始将影响力向西域一带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