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文官误事

在朝廷各部监督之下,大大降低军中腐败,军中大比武又筛除许多庸碌之辈。

若要处理犯事将领,也要日常处理,断不能逢战处理,以免影响战事。

“臣遵命。”

李国普躬身领命。

这时,杨肇基执笏出列,躬身作揖道:“陛下圣明,臣替前线将谢过陛下。”

将领常年戍边,即使犯错,也比朝廷纸上谈兵的文官更合适,更了解前线战况。何况逢战临战换将乃大忌,文官不懂装懂,肆意插手军务更是大忌。

皇帝做出明确规定,前线武将无论是当机立断,乘胜追击,还是按兵不动,观察形势,朝廷文官不得插手,这无疑给前线将领很大的自由度。

见状,孙承宗,朱童蒙,吴牲,李邦华等纷纷执笏出列表态,支持朱由校的决定。

皇极殿。

许多文臣武将渐渐清楚朝廷的形势,皇帝就是要打破以前对武将的种种限制,任由前线武将自由发挥。

此时,首次上朝的李过,贺人龙,以及过去受够鸟气的满桂,赵率教纷纷执笏出列,支持朱由校的决定。

龙椅上,朱由校语重心长说:“党争,严重内耗,破坏朝廷政治,经济,军事,导致令出多门,所以,朝廷任何时候都严禁党争。

当前,九边稳定来之不易,朝廷必须巩固现有的大好局面,任何敢肆意破坏,朕绝不姑息。”

皇极殿。

百官噤若寒蝉。

皇帝对军事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百官预料,听着皇帝要求许多官吏心有不甘,怎奈皇帝态度强势,不得不打消自己内心的小九九。

对抗皇帝,张慎言便是下场。

然而,朝廷内少数武将则情绪高涨,皇帝呵护武将,给武将发挥空间,这种隆恩唯有战场杀敌报答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