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暖阳温柔地洒落在村庄,给这片土地添了几分生机。
苏惠和苏裕即将启程返回邕城,饭店与木瓜丝厂明天便要恢复正常运转,开启新一年的忙碌。
苏渺和父亲苏元正却并不着急返程,他们肩头扛着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落实木瓜丝的晾晒场地。
随着市场对木瓜丝的购买需求一路水涨船高,那历经过两次扩充的小厂,如今已显得捉襟见肘,晾晒空间严重不足,成为限制产量增长的一大瓶颈。
苏渺心中早有一番谋划,她考虑将村里自家院子改造成分厂,专门雇人制作木瓜丝半成品。
具体来说,就是把木瓜的预处理和晾晒环节放在村里完成,而后将晒好的木瓜丝运往邕城,进行后续加工。
此前,苏渺已和二伯提过这个想法,二伯当时满不在乎地说,直接用村里的晾晒场就行,反正那是公用场地,谁用都一样。
苏渺觉得不妥,正因为是公用的,才更容易产生纠纷。
拿公共的资源来做私用,难免会引起别人的不满。
说得透彻一点,一次两次还好,长期这么使用,别人看到你家这生意赚得盆满钵满,心里难免会泛起酸味。
而且木瓜丝的生意不停,晾晒场地就得一直用,碰上村里人也要晒东西的时候就得另外找场地,这样就很被动了。
再者,木瓜丝厂未来是要走向规模化的,生产卫生、操作流程都得实现规范化、可控化,要是用公共晾晒场,根本无法达到这些要求。
所以苏渺的想法是,另建一个正规的场地,招几个全职工人,由二伯母来进行管理。
这本是能给村里创造劳动岗位的大好事,可几个叔伯却依旧觉得,用苏渺家院子改造不太妥当。
二伯皱着眉头,一脸担忧地说:“改成了厂子那以后还怎么住嘛?过年过节的还是要回来团聚的?”
四伯则在一旁附和说:“是啊,这是你家祖宅,香炉还在的,最好不要动,我们看看还有没有没别的地方合适。”
苏渺苦难的说:“之前倒是也想过新建一个小厂,但是从零开始建设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如今我们的木瓜已经长成了,能够在半个月内搞定晾晒场地,我们就可以扩大产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