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这种耿直,柳下惠只能成为一名被遗忘的隐士。虽然没有一官半职,但柳下惠却成为了鲁国的金字招牌。
公元前646年,齐国为了索取鲁国的郜鼎,企图攻打鲁国。鲁僖公不想挨打,又舍不得自己的郜鼎,于是就把一只假鼎送到齐国。
但鲁僖公的把戏没有骗过齐侯,齐侯把假鼎退了回来,并派人告诉鲁僖公说:“如果柳下惠说这是郜鼎,我愿意接受。”
鲁僖公向柳下惠求助,柳下惠却爱惜自己的信誉,不愿意帮鲁僖公说谎。最终鲁僖公只好把真的郜鼎送到了齐国。
到了公元前634年,齐孝公继位后又想攻打鲁国。鲁僖公派柳下惠的弟弟展喜去慰劳齐军,以便迎战。展喜来请教哥哥,柳下惠就教授他劝退齐军的办法,让他去见齐孝公。
见到齐孝公后,展喜按照柳下惠教的说:“小人才会害怕,君子是不会害怕的。”之后还说:“从前鲁国的始祖和齐国的始祖团结一致,辅佐周成王还订立盟约,齐鲁祖祖辈辈不互相侵犯。
而齐孝公即位才9年就攻打鲁国,违背了太公的意愿。”这样,展喜立马就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自觉理亏的齐孝公还未入鲁国境内,就班师回朝了。
公元前621年,柳下惠逝世,享年百岁。
后人依旧为他的德行点赞。齐国攻打鲁国时,经过柳下惠之墓,齐王特意下令:有敢在柳下惠墓地砍柴者,杀无赦。
孟子也对柳下惠非常推崇,他将柳下惠和伯夷、伊尹、孔子并称为四位大圣人。而柳下惠堪称百世之师。
【一口气看懂三家分晋#历史#小知识#三家分晋】
晋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实力天花板,北可抗击秦国,南可大败楚国。然而,这个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国家却被国内的几个卿大夫瓜分殆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甚至还有人说,被瓜分的是晋国,但毁掉的却是周朝800年的根基。今天咱们就一起看看春秋战国的分水岭——三家分晋。
公元前678年,晋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晋侯缗和同为晋王室的曲沃武公展开了内斗。
曲沃武公击败了晋侯缗,用抢来的珍宝财物贿赂了周天子,让周天子任命他为新一任晋国国君,史称“曲沃代翼”。曲沃武公也摇身一变成了晋武公。
公元前677年,晋武公去世,他的儿子诡诸继位,是为晋献公。为防止“曲沃代翼”再度上演,晋献公除掉了很大一部分晋国王室成员。
随后,为争霸图强,他又下令除了继承人之外,国君的其他儿子不得参与朝政,朝政应交给有才能的异姓卿大夫。
这项命令让晋国政坛为之一新,从任人唯亲到任人唯贤,晋国引得无数人才前赴后继。晋献公的这一政策也为后来的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打下了基础。
然而,它也导致了国君在朝中没有血亲帮助,大权旁落,卿大夫逐渐做大,掌握了晋国实权。
到了公元前489年,晋国已经成了韩、赵、魏、智四家大夫的天下,其中智氏最为强大。为进一步掌权,智氏大夫智伯派使者向韩、赵、魏三家索要土地。
原本三家大夫都不同意,他们担心失去土地后自身的实力会大幅下降。
然而不久后,实力最弱的韩氏大夫韩康子率先妥协了,随后魏氏大夫魏桓子也献出了土地。此时就只剩下赵氏没有表态。无论智伯怎么逼迫,赵氏都不松口。
公元前455年,智伯以赵氏拒绝献地为借口,率领韩、魏两家联军一起攻打赵氏。赵氏兵强马壮,他们的掌权人赵襄子也不是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