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十七

“还是和前两日般,一直吵个不停,今日还更厉害些,连房大人和长孙大人最后都吵了起来。”

李承乾轻笑一声,“所以是闹了个不欢而散?”

太监点点头。

李承乾将书放下,抬首见他脸颊通红,随之亲自给倒了杯热茶,程良骏递来。

太监惶恐道:“多谢殿下。”说着,也不管烫不烫,将茶水一饮而尽。

李承乾笑着道:“我跟你打听件事”

“殿下请言。”

“你可知道,宫里有个姓武的才人?”

太监小心问道:“殿下说的武才人是?宫里头才人不少,姓武者有数十,不知殿下说的是哪个?”

“武媚,应国公武士彠的女儿。”

太监想想,回道,“殿下,她现在不在宫中。”

李承乾眉头微蹙,“那在何处?”

“当下在何处奴婢也不知,只知道去年被选中戴发修行,替陛下祈福的人中,就有这个武才人。”

李承乾点点头,甩来几枚大钱,吩咐道:“你去帮我打听打听,看看她当下在何处。”

太监笑嘻嘻的应下。

尚书省,政事堂。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齐肩坐在正中,马周与褚遂良分坐左右,六部九卿列在下席,斜角里还坐着一人,是秘书省监上官仪,他代表皇帝列席聆听。

改制的事情,商议已有多日,或者说,是吵了已有多日,该说的不该说的,好话坏话都已说过,已经没什么好说的,或者说,是没什么好吵得了。

众人各自坐在位置上,有端着茶盏发呆的,有低着头胡乱沉思的。

堂中鸦雀无声。

须臾。

长孙无忌余光一扫,开口打破沉默:“玄龄,陛下令我等共议科举改制,今已过了十余日,就这般耗下去也不是事。”

“当下临近年尾,各部司的杂事本就不少,咱们日日在此吵闹半晌,科举的事议论不出个结果来,一应正事也都耽搁下了不少,我看,不能再这般下去了,今日无论如何,都该要有个结论了。”

房玄龄反问道:“左仆射的意思是?”

“不妨就直接些,谁赞成谁反对,将心中所想皆写出来,你我拿去面呈陛下,就交由陛下来决断吧,我等都是臣子,不管陛下如何思虑,咱们遵旨意办事就是了。”

李世民坐在两仪殿,把这事推给他们来商议,目的就是想稳坐钓鱼台。

现在长孙无忌却又想把皮球给踢回去,让皇帝去左右为难,他置身事外毫不牵连。

房玄龄顾虑,如此恐会惹得皇帝不快。

但是,转念又一想,这是长孙无忌提出的主意,皇帝就是不爽就是气恼,那怪罪的也是他,对自己又没什么影响,这般一琢磨,于是默不作声的点点头。

随后,便有书吏拿来纸笔。

当他人流畅的挥洒笔墨时,民部代理尚书柳奭,却是一脸的难色,迟迟不见动笔。

柳奭现在非常的纠结,按照情理,他应该反对改制,这不仅因为柳奭也是望族出身,还有着要顾忌长孙无忌的考量。

但是,柳奭又十分的清楚,皇帝是想改一改规矩的。

如果在这事上与皇帝相向而行,恐怕头顶上的这顶临时帽子,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转为正式的。

柳奭低着头,在这寒冬腊月,竟是出了满头的汗,不知不觉间,众人都已快写完,唯独他还是没写几个字。

长孙无忌扫了一眼,淡淡道:“柳尚书,你还写不写了?”

柳奭眉头蹙起,小心翼翼向上瞄了一眼,脸色随之一阵变幻,最终,似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用力挥起了笔。

等的他落笔后,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齐齐起身向着两仪殿去。

李世民正批阅着奏折,待的二人行完礼,头抬也不抬的问道:“今日议的如何?”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皆是默不作声。

他们即不开口,李世民也不多问。

僵持了须臾,最后,皇帝先没了耐心,李世民抬起头,直看向了长孙无忌,如此,装聋作哑自是行不通了。

“陛下,臣等奉旨商议改制科举,今已有十余日,群臣分歧较大,臣等无能调和,故诸人将心中所想一一列明,请陛下预览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