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思鹏心道:“小孩子家不懂事,那黄金荣与杜月笙的名头又哪里比这没了命的韩主席差了?”
——褚思鹏说人家是小孩子家,他自己又比别人大几岁?可真应了一句话:自古英雄出少年,卿本龙虎必争先。
当下双手在两条大腿之上轻轻拍着,同时口中唱道——
大运河呀长又长,
牵着北平与苏杭。
两岸向来多好汉哪,
英雄奋起保家乡。
鲁南滕县出奇才,
锦湖仁奎好儿郎。
有个表叔本姓沈,
滕县衙内捕快行。
慧眼识得奇男子,
自此锦湖练功忙。
光绪年间开科考哪,
武秀才第一把名扬。
一般单刀难入眼呀,
大铡刀轻舞伴身旁。
白:两位师兄可能要问,这张锦湖竟然没有称手兵器,怎么就用起切草的大铡刀了,你是不是有点胡吹乱侃?好教二位师兄得知,还真不是我胡吹乱侃,一般的刀对这张锦湖来说可真有些单薄了,这大铡刀刀背厚,且还压手,寻常单刀在张锦湖手里那真是轻飘恰飘如鹅毛,倒不如这大铡刀使起来称手。
到后来他南下江淮,抢码头与人火拼,靠的就是这一把大铡刀,一口气连砍十数人,自此名声鹊起,为人赏识。有一种说法,说这江淮地区能称得上会使单刀的只有三个半人,人称‘江淮三把半单刀’,这第一刀便是这个张锦湖,那半个,人称燕子李三,在这里先留个话把,二位师兄可记清楚了。
唱:张锦湖自从家乡把名扬,
英雄好汉一个个来相帮。
白:怎么讲?有句老话叫英雄惜英雄,好汉惜好汉。光绪年间张锦湖在滕县武考时拿了武秀才第一名,再加上他讲义气,自然有人与他结交,这其中就有张飞,张象珍等,这一个个的也是英雄好汉,身手矫健的很哪。
唱:山东自古多灾难哪,
什么瘟役、大旱加战乱。
旱时地裂人足陷,
飞蝗掠过百苗完。
民不聊生无居所,
几多英男逼上山。
张锦湖空有一身好本领,
在吃饭这件事上也犯难。
此时传来好汉一封信,
英名张飞早已传鲁南。
白:信中这张飞说,锦湖兄,山东天灾人祸不断,你空有一身本事,可养不了自己这一张口,更别提什么光宗耀祖了,如此,你还要这身本事有何用?好男儿志在四方,总不能饿死在自己家门前,我如今身在江苏靖江,在长江北岸,紧贴着长江,南望无锡、苏州,东领南通,西有常州,此处鱼米之乡,吃饭不成问题,此处临长江,尤如我处临运河,在此处,以你身手好歹也能创出一番名头,至少也养了自己这一张嘴,方不负父母养育之恩,见信速来。
这事发生在光绪一十八年,这一年张锦湖二十七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好年华。
唱:好汉锦湖一番好思量,
一十八年二月离家乡。
身上携着一板大铡刀,
一路步行来到台儿庄。
深夜离家出走他为哪般,
好儿男只为瞒着爹和娘。
身上分文没有怎乘船?
数日行乞好歹饱肚肠。
南下货船装卸要帮手,
身高力猛实是有力量。
一路扬帆随船过扬州,
张飞介绍当兵在靖江。
这边刚刚离开黎天刚,
那边海门巡防浙与江。
白:张锦湖先是在一个叫黎天刚的手下当兵,后来又到了海门巡防营,辗转驻守在江苏和浙江等地。没多久就遇到贵人了,两位师兄还记的么,先前我说过了,扬州人朱奉先开堂收徒,张锦湖就是拜在了这个朱奉先的门下,自此入了青帮。有了青帮这个靠山,再加上自己的一身好武艺,凭着他的那把大铡刀,可就给他赢下了江淮第一刀的好名声……
曹继方听的出神,听到此处,不由得失声赞道:“好厉害!”
褚思鹏停了下来,说道:“厉害?这才是开始,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他做的真正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