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九章 曙光无人机研究部

经过多次分红配股,联想集团的总股本增加到76.32亿股,除了第一大股东中K院和第二大股东员工持股会外,其他股权分散;2003年初因全球科技行业低迷和SA*S冲击,联想股价一度跌至1.5港元;下半年随疫情缓解及全球PC市场复苏,股价逐步回升,市场传言联想可能进行重大并购,但未获证实,股价未出现显着异动,年末收于2.36港元,反映市场投资者担忧联想整合风险及高额负债,对其市场增长潜力的谨慎态度。

联想集团虽然在国内PC市场占据第二,但国际化程度较低,主营业务主要集中于国内市场,国内PC行业竞争激烈,同龙头老大国智电脑公司的差距越来越大;全球PC市场增长放缓,价格战激烈,导致毛利率受压,戴尔、惠普和国智等PC品牌主导全球市场;虽然IBM PC的市场份额还名列全球第4位,但同前三位的差距越拉越大,亏损严重,投入巨资收购后,短期内不可避免的会拖累联想集团,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

2003年,IBM的PC部门亏损了2.84亿美元,相当于23.51亿元人民币,预测2004年还会继续亏损;联想集团2003年的净利润只有7.65亿元,即使2004年的利润增长10%左右,合并报表后,联想集团将不可避免的陷入重大亏损,联想集团(0992.HK)的股价将会大跌。

精明的国际投资者会怀疑联想集团并购IBM PC部门的前景,提前跑出来看看再说。

将联想集团总部迁往美国,政府部门是否同意?即使同意,国内爱国的消费者是否愿意继续购买联想电脑?要是有人在其中推波助澜,联想集团将陷入道德危机。

去年12月,联想集团正式组建谈判团队,由CEO杨圆庆牵头,同IBM展开实质性的谈判,谈判初期聚焦于交易结构、品牌授权、员工安置等核心问题。

作为联想控股的掌门人,虽然联想集团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但见多识广的柳专志考虑的问题比杨圆庆更全面一些。

“董事长说得有理,IBM要求25亿美元的收购价属于漫天要价,我们通过多轮谈判,争取将收购价压到15亿美元以下,还可以通过发行联想股票的方式支付一半左右的现金。”

收购IBM PC业务,联想集团不仅获得了其全球品牌和渠道,还提升了技术实力,为其后续的全球扩张奠定了技术和渠道的基础。

杨圆庆力主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部门。

“小杨,我们尽量要求联想集团的总部不迁往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