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震坐在阳光房的客厅里,一点鼠标,十台旋耕机自行启动,然后按照事先设定的路线开始耕地。
这种旋耕机其实是可以除草的,每台机器每天能耕地三百亩。
旋耕机过后,智能化的开沟机就跟在后面作业,按照三百亩一块农田的规模分割,并在周围开出灌溉用的沟渠
紧接着,十台柴油机带动的抽水泵被安放在湖边各处。
这种水泵有二十公分口径,排水量很大。
这个不是智能的,凌震挑选了二十名士兵现场培训,教他们如何抽水。
并且,让熊大海带着士兵沿着水渠放水堵漏。
当第一个三百亩水田成型并放了适当的水,凌震又启用无人播种机播水稻种子。
凌震本来也不会种地,他完全是按照网上的说明进行操作的,放多少水,播多少种子,都是严格执行。
包括这里的土质,他都提前带回蓝星进行过化验,然后制定了化肥的用量。
一天时间,就播种六百亩水稻,主要是抽水泵供水量不足。
另外还种下去一千亩玉米,这是不需要浇地的,雪水融化没多久,土地都是湿润的。
“天啦,震儿,你坐在家里就把地种了,而且一天就耕这么多地,这要是用我们的士兵或老百姓,几千人十天半月也不一定能做完。”
孙策完全被这种颠覆认知的种田模式震惊了。
“这叫智能机械化种田,等我把全部的设备都配齐全,我一个人就可以种这二十几万亩土地。”
凌震已经把所有的机械收回,准备返回蓝星。
“那这一亩地能产多少斤粮食?”
“水稻一千五百斤左右,只要这一季水稻成熟,燕北地区的饥荒就能彻底解决。”
“亩产一千五百斤,太不可思议了,我们这里的水稻亩产三百斤就不错了。”
“孙伯伯,这叫科学种田,种子是杂交的,肥料的用量配比都是经过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