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7章 依史计年

皇兄弟的提议就切题很多了“本王认为应该以父皇称制年份为元年,制定新的纪年之法。”

还是那句话,嬴宏要做的是对纪年之法的掌握,是对时间的认识和记载的发言权和解释权,重点是在天下纪年上。

胡亥心心念念的年号纪年什么的对嬴宏来说都是小事,等嬴宏把天下的时间统一了,胡亥爱用什么年号纪年用什么年号纪年。

不过皇兄弟的提议也有政治短板,嬴宏就指出“我秦国并非始受封于父皇,前者甚有先祖。”

“纪年之法乃见于史,亦是国本。”

“我嬴秦氏血源追溯上古颛顼帝之后伯益,继于夏商,又复于周,至父皇乃昌,上命千年,不可驳也。”

“前国自有兴衰,后者也有继承,递往皆脉华夏一系,朕不可弃前者匿于世。”

嬴宏说了这么一通弯弯绕,其实就一个中心思想,这天下创始并非是从秦开始的,在秦之前还有很多前辈也对天下有认知、有宣称、有从前者继承、有传于后者。

秦不能在历史上抹除先辈对这天下的贡献,历史和民族的传承不能从嬴秦氏这一代断掉,嬴秦氏也要对历史和民族负责,也要对这天下负责。

前者周王室御于塞内,其治下多有诸侯国,人皆立于此天下之地,秦是从周的手中继承来的更前者的天下,这是不容置疑的。

要不然嬴宏还得重新对这天下造宣称,之后的西秦帝国和南秦帝国,包括现在韩信的韩王国都要再设法解释自己的正统性,秦也将无可传承。

“父皇教授于朕,朕不敢忘也。”嬴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已经和嬴政商量过并得到嬴政同意了,皇兄弟的意见很好,但不再给予采纳。

终究还是嬴宏敲板,以周王朝建立之年,既公元前1046年为元年,制定新的纪年之法,称史记纪年或史纪年。

之所以如此制定,是因为此天下是从周王朝开始才有了成体系的历史文字记录。

这倒不是说周王朝之前的唐、虞、夏、商等朝代都没有历史文字记录。

嬴政一统六国后就将天下书籍、档案、甲、片都搬到了咸阳,所以嬴宏是见过读过古代文献的。

只是周王朝之前的有关历史记录的书籍、档案、甲、片等都不成体系。

而华夏民族之外的其他文明、民族在这方面就真的没有什么发言权了。

不要说原本历史上后世的那些欧洲历史文献,那些东西连个真假都不能确定,连个历史痕迹旁证都难找。

最起码直到现在,嬴宏都还没有见到过任何华夏民族之外的成体系的历史文献,也没听说过华夏民族之外的哪个文明、哪个民族、哪个国家或哪个部落有成体系的历史记录文献。

山的那边对于历史事件的传承基本记录就是靠口口相传。

胡亥不好在嬴宏面前对阿尔西诺伊三世发作,所以只掉了脸子,端坐于席再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