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火车缓缓停在站台上。
车上的人们还是那么拥挤的上车下车,宋运辉也随着人流挤了出来。
他推了推眼镜,长出了一口气,到晋陵的火车,人实在是太多了……
他看着车站中的景象,这已经与他前年回家不一样了,站台经过了扩建,还重新装饰了一下,让他感到陌生。
穿着制服的铁路警察在维持着秩序,还有人在人群中追逐狂奔,有人顺手将前边跑的人给绊倒,同身边人合力给按住,原来是便衣刑警在抓小偷。
现在的晋陵是没有小偷的,全都是外地过来的贼,知道这边富裕,人多,不论是在来此的火车上,还是在晋陵的县城中,小偷们都能发财。
不过相应的,他们的挑战也很大。因为晋陵的警察多,穿制服的、不穿制服的,到处都是。小的能坐两个人的警务站,也是遍布各处。人多的、热闹的市场,更是二十四小时执勤巡逻。
从八零年开始,到现在的两年多的时间,晋陵籍的退伍复员军人全都做了警察,再加上原本各厂的保卫科的人,以及晋陵县的民兵时常调遣参与维持秩序,也是老大的一支警察队伍了。
每天就是抓贼、抓人贩子,处理县里的恶性犯罪事件。
虽然晋陵的总体情况稳定,人民生活富裕,但也总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一些生产事故要逻辑严密的调查,确定到底是不是人祸,还有一些两性关系衍导致的仇杀,也是偶有发生的。最典型的就是睡人媳妇,被人发现,而后被砍死。
这都是隐藏在发展之下的问题,也是难以解决的,因为这是人性的问题。任何一个晋陵人,都没有缺少过思想教育,对这种问题也没办法……
宋运辉提着包裹,顶着太阳,不疾不徐的走在路上。
晋陵的变化更大了,不仅体现在火车站的扩建上。
街上行走的人更多起来,摩托车也多起来,甚至他还看到了公交车,车内人头攒动。
在路旁的两侧,每隔十米就有一个路灯杆子。在街边,店铺也多了起来,不过大多都是饭店。有重庆火锅、北京火锅、鲁菜馆、粤菜馆、炸串、烧烤等等。
街上,有人推着自行车,车后边加装了箱子,卖着各种散碎的东西,也有人骑着三轮车,一样是卖东西的。
比较引人注目的是,走在街上的人,年岁大的穿着工服,而年轻人却大多是穿着新潮的衣服,给人的感觉好像这里不是晋陵,而是大城市一样。
甚至完全可以说,晋陵是比大城市还要时尚的地方……
只看新开的饭店,和年轻人身上穿的花样更多的衣服,就已经完全的体现了今天晋陵的富足。
等他往家里那边过去,看到已经多到数不清的楼房的时候,他更是惊呆了。不仅盖好的楼房数不清,发出叮叮当当动静的在建的楼房更数不清……
犹记得,他上一次回家,晋陵也不过一百多栋职工楼而已。
他凭着记忆找到了家里,只见母亲自己一个人在家里,戴着草帽清理着院子里的草。见他回来,格外欣喜,也没有张罗着做饭,而是带着他出门去了不远处的国营饭店,吃了一份盒饭。
“我记得前年还没有呢?”
“你都两没回家了,县里变化大着呢,都是你姐夫能干啊……”
听着母亲念叨着这两年县里的一些变化,宋运辉香喷喷吃了一份盒饭,喝了一瓶汽水。
宋母有些心疼孩子:“你在外面肯定也是吃了不少苦,看着都瘦了。小辉啊,家里不用你惦记,在外面对自己好点儿。”
“我挺好的,妈,就是金州那边虽然大,但是不像咱们晋陵这样热火朝天,没有咱们这边繁华、热闹。”
“那是,你当谁都跟你姐夫一样厉害呢?”宋母说道,“现在咱们全县的人民都是吃香喝辣的。农村都没什么人了,都在县城里呢。咱们红卫镇的建制都取消了,现在叫红卫生产区。那边就是种地了,听说就不到一千人还留在那边,种着几万亩地……”
吃过了饭,宋母带着宋运辉去了果蔬店。
“之前还是在国营商店里的吧?”宋运辉又提问了。
“是,以前花样少嘛。现在厂里是集中种植蔬菜、水果,同时厂里也从外地购买,种类一下就多了不少,所以就从商店里分了出来,专门开了果蔬店。”
“这比金州的东西都多。”
“正常,去年底你姐夫又让人去北京、上海照相了,他们也没有咱们县里过的好。咱们这还有不少北京、上海的人过来做买卖呢。”
宋母拍拍打打的挑了个大西瓜,“一会儿回去搁冰箱里,下午的时候你再吃,凉快的很。”
算账的时候,宋运辉是想要掏钱的,只不过宋母没让,她说宋运辉刚工作不容易,说宋运辉也没她有钱。
这是实情,宋运辉的工资是六十多点儿,宋父却是能赚八十多。这还不是王言给宋父多加的,而是晋陵的医护人员的正常工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晋陵,警察、医护、教师的工资是要高于职工的。因为人力不足,他们都很辛苦,承担了很大的责任……
宋父宋母也不怎么花钱,就是每天做点儿饭菜,平日里也还是很节俭,老两口这几年是真的攒了不少钱。
宋运辉无语凝噎……
回到家里,宋母给宋父、王言分别打了电话,说了宋运辉回来的消息,让他们晚上早点儿回来吃饭,于是就跟宋运辉一起收拾着菜。
晚些时候,宋父和王言先后回到了家里。
老两口在屋里做饭,王言则是同宋运辉在院里的椅子上坐着纳凉。
“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声。”王言招呼着小舅子。
“还用你接我嘛,又不是找不到家门。”宋运辉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