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家乡的环境生态——港、圩、垈、岸

鼠年说鼠人 瑾握国 2249 字 4个月前

鼠人务农的老家乡自然生态,还可以用上面几个词来进一步说明。因为此后的鼠人不再是整日在学校教室里坐的书生。“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他和姐姐以及朝夕相处的农民朋友生产活动的空间大为扩展,他们要在这样的环境“战天斗地”,肩挑背扛,经常以脚丈量这些地方,所到之处也会经常涉及这些名称的。

1、港

不知“牧马大沙”当初从江水中逐渐显露出来是怎么个模样,但总是不难想象,江水冲刷,潮涨潮落,要有稳定的生产生活基地,必须围堰、开港,有顺畅的水系直通长江,这样才能做到旱涝保收。

鼠人从小就知道,他住的地方,向东几百米有港,向西两里也有港,这些南北方向的港,大多向南通到长江。整个“沙上”一带,每隔一两里必有一条港,“美人港”、“火叉港”、“青龙港”“过船港”、“夹港”等等,这是有个性的一类港名。鼠人在家乡生活近30年,一直没弄明白,离家很近的东面那条港为什么叫“美人港”。还有一种似乎是数着数来命名的港,如“头圩港”、“二圩港”、“三圩港”……一直到“八圩港”、“十圩港”等等;有时这样编顺序还排不过来,还又分“上”“下”来说,如“上六圩港”、“下四圩港”,也简称“上六圩”、“下四圩”。这样按着次序叫的港名,很好记,也容易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如过了四圩港,下面就是五圩港,倒过来走,也一样。

2、圩、垈

既然圩和港如此亲密不可分,那就来说说“圩”。当初来“牧马大沙”的人为何要开这么多港?说到底,是为了圩上的人!圩,在靖江沙上一带,就是两两港之间一条条住人的村庄。在江北平原,港大多是南北向的,有时也会有很少的“横港”,东西向沟通南北方向港的水系。而两两港之间的圩,从南到北,一条又一条,则绝大多数是东西向的。因为东西向属于正宗,那极少的顺港岸边而建的南北方向的圩倒往往被称为“横圩”了。

圩的命名复杂多样,各有特色:有以圩上大姓为名的,如徐家圩、祝家圩、陈家圩、施家圩、朱家圩等等;也有以方向位置特征为名的,如镇东圩、西兴圩、北大圩、前土坝圩、中草圩、后黄家圩、挂耳圩、斜圩等;还有具祈愿意味的如耕兴圩、种兴圩、协兴圩、春兴圩、宾兴圩、园兴圩以及圩港同名的上四圩、下六圩,排序称的开三圩、里四圩、十八圩、十九圩之类,不一而足。

住人的村庄在沙上称“圩”的多,也有少数称“垈”。鼠人就听说过东兴镇后面有个“三圩垈”。在鼠人看来,垈,实际上可能是稍短的圩。相比而言,北边老岸上称垈的多一些,如朱家垈、任家垈、马家垈等等,也是以大姓来称呼的多。

3、岸

有港就要有岸,圩上、垈上人也要靠“岸”来挡水保护。这一条条港边上的“岸”当地人大多叫它“高岸”。如果以一个人居家的位置来看、来称呼,常会讲“东高岸”“西高岸”,那就是东面港边上的高岸和西面港边上的高岸。高岸之所以要高,因为它实实在在担当长江汛期大潮的防洪任务。早年一条条港通江,江边有更高的江堤,和每条港的高岸相连接,就承担着抵抗洪水倒灌的神圣职责。鼠人很小的时候,夏天,长江发大水,到东高岸看过,那涨得与高岸几乎相平的江水似乎还呼呼地向北流,挺恐怖。那水位比高岸下面的圩村高两三尺,一旦倒了岸,那多可怕?据说那是要拼命敲锣的。

鼠人家所在地也常讲“北高岸”,偶尔也提到“南高岸”。但这些“高岸”并无多大高度,与真正港边上的那高岸相差太大了。据说这些东西向的与圩村平行的高岸,当初是为应对长江江岸决堤,俗称“倒圩”而修。当江水突破堤防汹涌而来,一道道横向高岸,可以阻挡水势,为圩村居民逃难赢得时间。不过后来一道道港口建闸,江堤不断加高加固,这些高岸的作用也逐渐降低了。

鼠人务农的老家乡自然生态,还可以用上面几个词来进一步说明。因为此后的鼠人不再是整日在学校教室里坐的书生。“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他和姐姐以及朝夕相处的农民朋友生产活动的空间大为扩展,他们要在这样的环境“战天斗地”,肩挑背扛,经常以脚丈量这些地方,所到之处也会经常涉及这些名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