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从安徽黄山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着名细胞生物学家张宏

院士之路 钩藤草 1878 字 3个月前

从安徽大学起步,他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深造,进一步提升了他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而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并在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及马萨诸塞总医院癌症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则使他接触到了国际最前沿的科研技术和理念 ,拓宽了学术视野,积累了宝贵的科研经验。

这段求学经历不仅培养了张宏院士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还使他在细胞自噬等领域取得了开创性成果,为他日后成为院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学术成就和科研经验,以及他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广泛影响力,共同推动了他最终成为备受尊敬的院士。

院士从业之路

2004年回国后,张宏先后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

2012年以后,张宏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同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2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业之路解码

张宏院士的从业之路展现了他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卓越贡献,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回国后,他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工作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和研究方向。

担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的职务,让他能够更深入地投入到细胞自噬等前沿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随后,他加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并担任研究员,这一平台为他提供了更广阔的科研空间和资源支持。在这里,他继续深耕细胞自噬领域,不断拓展研究边界,取得了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同时,他还荣获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是对他科研能力和学术贡献的高度认可。

最终,在2023年11月,张宏院士凭借其卓越的科研成就和对科学事业的杰出贡献,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学术地位的肯定,更是对他从业之路的总结和认可。

张宏院士的从业之路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他始终保持着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不断攀登科研高峰,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科学梦想。

院士科研之路

张宏院士是我国着名的细胞生物学家,长期致力于细胞自噬方面的研究工作。

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中一种由溶酶体介导的高度保守的降解过程,对于维持细胞稳态、清除受损细胞器和蛋白质聚合体等具有重要作用。

自噬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肿瘤等。

因此,深入研究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和调控机理对于阐明这些疾病的发生机理以及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张宏院士率领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多细胞生物自噬的研究,并创立了以线虫为研究多细胞生物自噬的遗传模型。

这一模型的建立为多细胞生物自噬的遗传筛选和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利用线虫模型,张宏课题组通过遗传筛选鉴定了多个多细胞生物特有的新自噬基因,如EPG基因等。

这些新基因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多细胞生物自噬的理解。

张宏课题组深入研究了这些新自噬基因在自噬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阐明了它们在多细胞生物自噬特有步骤中的分子机制。

例如,他们发现内质网表面的钙瞬变是自噬的起始信号,并鉴定了控制这一过程的关键基因EP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