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世界六:柔弱无依的太子妃(88)

太子身子虽然弱了些,但他可以称作十足的仁君,是个仁慈的主子。

曾经有宫人小时在他小时候苛待他,可是小太子都是默默忍了下来。

哪怕后来皇上责罚这群贱奴,想要将人处死,小太子都不计前嫌地为他们求了情。

即便是这些宫人没有留下来命来,还是被皇帝给下令处死了,但太子仁慈友善的名声还是传了出去。

与之相反的,则是景王盛长陵的名声,可谓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事情是这样的,二人一同在上书房读书,读到前朝吏治的时候,二人的观点产生了分歧。

太子认为前朝不杀文臣,是百官之福,认为这些士大夫应当被礼遇。

景王却大骂这些文人根本没有一点儿文人风骨,有的只有满肚子的算计,不为国家考虑,专门为自己口袋考虑,不杀他们简直是天理不容。

两人争论不休,最终这事儿不知道怎么闹到了皇上面前,大臣们自然也都知道了。

皇上自然是更偏向于太子的,他不认为太子说的对,但却觉得太子有容人之量。

因此,景王的风评就彻底成了太子的反义词,小肚鸡肠,阴险狠辣,容不得人。

再加上后来景王府对待那些幕僚也没有一丝优待,那脑袋是说砍就砍,风评再一次变差。

就连百姓们都知道,景王殿下是个阴晴不定的性子,动不动就砍人脑袋。

有的市井之人,还拿景王来吓唬小孩子。

说是小孩子再哭,就让景王来挖他舌头,小孩儿再也不敢哭了。

前世,就是因为景王这个破名声,导致身后的追随者太少,跟太子的根本就不能比。

当然,这些追随者来说,里面还是文臣言官居多,几乎都站在太子身后,是那种坚定的保太子党。

要不是后来他承诺优待武将和士兵,获得了几位大将军的支持,还及时发动了政变,说不定景王真的没这个机会了。

说起来,前世景王能够坐上皇位,确实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