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态度

从盗圣开始 蜀山看门猫 1240 字 22小时前

李琦代替李桓表达了长安的态度。

不忠,就死,没有妥协,没有让步,要么听话,要么开战。

不管是死掉的先皇还是在位的李桓,这对父子治国能力或许不怎么样,但有一点很像,就是都偏执、狠辣、不顾后果。

你是我的臣子,你必须听话!

益州不想听话,但又暂时不想跟目前不知道已经到了哪里的辽人开战,还能怎么办?

办法有的是。

比如,让自己不忠的消息暂时传不回去。

如果益州最终决定不再追随长安的脚步,那么,李琦也好,三百使节也好,都要死在这里。

让三百人连信都传不出去,无声无息的死在益州,能做到吗?

杜武和曹公坐在一间密室里,这里还坐着剑南道副使,剑南道行军司马,益州知府等七八位权势最盛之人。

“不妥。”

曹公当先开口:“此人看着年轻,也确实没什么手腕心机,但锋芒太盛,似乎抱着必死之心而来,这种人,肯定早就安排了死后之事,哪怕我们悄无声息的将他们一网打尽,长安那边也必然会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杜武叹息一声:“辽人的军马到了何处?”

行军司马点了点身前桌上的地图:“本来现在该到利州,但上个月,辽使耶律延被刺杀,狄相与萧让在朝堂上撕破了脸,之前谈好的条件满足不了辽人,现在辽人拒绝南下,应该还在陇州,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长安那位陛下,将剑南道许给了辽人。”

“不可能!”

当然不可能,大唐四百年,长安并非固若金汤,辽人和吐蕃都曾打进长安城,甚至还爆发了不下十多次的宫廷政变。

而逃难的皇帝,无一例外都往益州跑,对长安龙椅上的人来说,长安都可以让给辽人,但剑南道不行。

如果有必要,长安甚至会撤回压迫东都方面的兵力,全力进攻剑南道。

“按我们原本的想法,天使到后,应该是跟我们谈谈条件,吐蕃也好,长安也好,东都也好,甚至红莲教也好,谁的赢面最大,谁的条件丰厚,我们就适当的站一站,不能让他们一直打下去。”